成林点点头:
“刘书记跟丁教授是校友,他俩熟悉。再加上丁教授说话有特点。”
金帆教授抽了一口烟:
“丁一诚教授是国研中心副主任。上次你在房产论坛上的发言,他看到以后跟我联系,问我跟你熟不熟,是不是可以坐下来聊一聊。
前两天我俩沟通过,你给出整顿房地产市场的建议,他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可能你也看到了,住建部门联合银监部门举办的座谈会,重点在内保外贷的整治上。
如果不出意外,这只是第一步,更多的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咱们国家这么大的地盘,有些事的解决,需要取得更多的共识,大家拧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丁一诚教授也只是个参与者和参谋者,并不是问题解决的指挥者,你对他的期望值需要不断的修正。
我观察了东镇最近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做法,你们提前进行了预售资金和信用贷款整治,这步棋走在了全国前列,这种做法是有前瞻性的。”
成林笑笑说:
“刘书记的意思是,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我们自己。东镇房地产市场相对理性和稳定,应对房地产调控压力不大。”
金帆教授拍拍沙发扶手: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这个提法好。有些政策总要考虑因地制宜,不可能全国一条红线下来大家都遵守。
房地产这块咱们先放下,留给丁一诚教授去头疼吧。
回到我说的养老模型话题上。你提出的全国一个标准是不是有点片面了?”
成林想了想说:
“金教授,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挤入 ,更多的无人工厂普及,大规模的失业现象会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不设定一条全国统一基准线,我们不少人太聪明了,就会以各种名目和手段钻空子 。
举个例子,某些垄断国企央企经营景气,他们在享受高工资高福利的同时,就会动脑筋为未来的养老多花钱。
这些钱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垄断利润。他们这样做,对更多的民众是不是不公平?你不能高工资拿了,将来还要享受高额退休金,这个与和谐社会建立,与普惠性养老保险的精神不符合。
未来的普惠养老,只是一种定位在救济水准上的全民福利。你个人养老如果希望保持足够高的养老水准,可以储蓄、投资,这些都是你的个人行为。
我们制定政策,必须警惕有人钻这方面的空子,不然又是跟以前的养老双轨制一样,那样改革就没有意义了。”
金帆教授指指成林:
“你的观点有些人可能不愿意听。
他们可能是政策的制定者,可能是政策的受益者,你给他们把未来高养老金的路堵死,你的设想或者研究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
成林点点头: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现在网络发达,民众表达自己想法的路子宽,既得利益团队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应对民众的质疑?
各种政策出台,本身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和妥协,你总不能不考虑更多人口的普通民众的利益吧。
我们的蛋糕做的越来越大,有些负责分蛋糕的人,趁机偷一口不怕,你再偷着往兜里装,这就有点过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