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板和李子民打过几次交道,关系还行。
“赵老板,就冲我们的关系。我才第一个找你。”
李子民拿出了一份名单。
“我知道,今年几个产粮区又是干旱,又是洪涝。你们收购粮食不易......”
李子民先打起了感情牌。
也不知道赵老板的眼泪是真情流露,还是演的。
多半是后者。
“赵老板,我们是兄弟。有句老话是兄弟如手足,必须插...呃,必须为兄弟两肋插刀。”
“李干事,你可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如若不弃,我愿拜为异姓兄弟!”
赵老板庆幸和李子民攀上关系了。
一出事,李子民第一个想到他。
“情况紧急,这些繁文缛节缓一缓吧。”
就冲李主任攒了三个月的华子,怎么着,也得帮人把事办好了。
虽然赵老板没参与闹事,但做生意的没几个干净的。
一个陈雪茹,一个徐慧真都是如此。
对方给面子,
能帮自然帮一下。
“这份名单,都是帮了我的忙的。都是自己人,等下将他们找过来。”
一句自己人,赵老板放心了。
他接过名单。
“咦,怎么有两面?”
“另一面是闹事的粮店。你也递送个话,让他们过来一趟。不愿来的,不用勉强。”
一个钟头后,
赵老板安排妥当了。
“闹事的只来了三家。”
李子民摸了摸下巴,
“你让兄弟们等我一下。我先会会那三个,看看有没有值得拉一把的。”
很快,
李子民看到了赵老板找来的三人,也不废话:“你们愿意来,我也愿意给你们一个机会。”
话落,
其中一个人讥讽:“你们街道好大的威风。张口就是投机倒把,囤货居奇,要抄家。”
“现在我们不做买卖,你们又怕了?”
“是呀,我好怕。”
“赵老板,送客。”
“你要我来,我就来?你要我走,我就走?”
“凭什么?!”
“我劝你别闹事,小酒馆发生的事情也听说了吧?”
赵老板劝道。
闻言,
罗老板脸色发白,眼中闪过惧意。一个人打趴下一群地痞流氓,又是断胳膊又是断腿。
他可惹不起。
“赵老板,我...”
“滚。”
李子民轻描淡写的一个字,表明了态度。
对方涨红了脸,看着李子民冷漠的眼神,男人缩了缩脖子。
灰溜溜地跑了。
李子民看向另外两人:“范金有犯了错误,已经踢出街道了。”
不等二人高兴。
“但上头对粮商炒高粮价,囤货居奇这些行为非常不满。”
“啊?范金有不是处理了吗?怎么还要...”
之前,
那个犹豫不定的人,开口了。
“你们扪心自问一下。市面上的粮食继续涨上去,老百姓还有活路吗?”
“有天灾,也有人祸。许多人的吃相太难看,我言尽于此。”
“不想秋后算账,就要拿出态度。”
李子民说完。
赵老板劝道:
“老黄,之前你帮了我忙。都是兄弟,我不忍心看着你一条路走到黑。”
“想对着干,那是自寻死路。”
黄老板一咬牙,
“老赵,我相信你不会坑我。我也是猪油蒙了心,被范金有的那些话气到了。才跟着瞎起哄的。”
李子民拿出纸笔:
“老祖宗有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些人和老百姓作对,注定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