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公孙夏收到广州的信,并未如黎丞所想的那样头痛。

相反,他脸上还挂着满意的笑容,并且派人去请徐云川。

不多时,徐云川就过来了,看到他一脸乐呵呵的样子,好奇地问道:“可是京中有了消息?”

公孙夏摆手,将信递给了徐云川:“你看看这个。”

徐云川接过信很快便看完了,又惊又喜:“平王想开了,准备建自己的势力?”

公孙夏没那么乐观,他笑了笑说:“平王恐怕更多的是真的打算建支水师打海盗,打完就完事了。”

他也算是比较了解平王了。

徐云川有些无奈,拿着信说:“平王这人吧,说没大志那是真没大志,但本身又极有正义感和斗志。像海盗这种事,朝廷不出手,他就愿意站出来挑起大梁,组织人手去剿灭海盗。该他有担当的时候,他比谁都有担当,可要轮到其他事啊……”

说到最后,徐云川都惆怅了。

他是真的很喜欢,也很看好平王。

公孙夏点头:“没错,平王这次如此迅速,还能找出这样合理的借口站出来带头剿匪,就这一点就让人刮目相看。他也有一腔热血,也有果决,并不是个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人。以前之所以什么都不计较,也不争,是因为没有他在意的。”

追击海盗其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打赢了,除了广州海路畅通,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好处,要打输了,他可能还会面临各方的责难。但他还是愿意主动挑起这副担子。

徐云川也不惆怅了,说道:“不管怎么说,有人站出来领头打击海盗,还南越这片海域平安也是好事。黎大人那边似多有犹豫,你帮着殿下美言几句。”

公孙夏眼眸眯起,笑得像一只得逞的老狐狸:“放心吧,我不会让黎丞坏咱们的事。平王既没这个争的心,那咱们就想办法让他不得不争。”

徐云川听得眉心一跳,急忙问道:“你打算做什么?你可别乱来。”

公孙夏轻笑道:“怎么算是乱来?我已让人去请赵世昌了,一会儿你便明白了。”

徐云川总感觉要出事,但公孙夏不肯说,他只好等着。

很快,赵世昌便来了:“下官见过相爷。”

公孙夏摆手,先将信给他看了,然后说道:“这位七公子其实是平王,三四年前被发配到了南越。如今广州一带海盗猖獗,朝廷腾不出人手来处理,七公子打算自己组织水师打击海盗,他那边缺得力的将领,我想向他引荐你,赵将军怎么看?”

赵世昌有些犹豫:“可,下官如今已是个流放的罪人,平王殿下未必会用下官!”

公孙夏摇头反问:“咱们这哪个不是流放发配之人?平王没有架子,用人不拘一格,他手底下现在主管生意的大管家池正业便是从松州流放过来的富商,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赵世昌听他这么说,略一思忖拱手道:“相爷对下官一家恩同再造,相爷说合适,下官便去。”

公孙夏听了轻轻摆手说:“你去了广州就要听平王的,忠于平王,我只不过是对你略微照拂,你实不必记在心上。若你真的想回报,那就帮我办一件事,此后再也不必提了。”

赵世昌听完,沉默少许道:“相爷请说,只要是下官能办到的,下官义不容辞。”

公孙夏笑着说:“不必紧张,这不是坏事,我只要求你在平王殿下面前,夸大打击海盗所需的人数,尽可能地多培养水师。”

赵世昌听完有些疑惑,不明白公孙夏为何会提这个要求。

倒是徐云川明白了公孙夏的用意,惊呼出声:“公孙大人,您……您这不是将平王架在火上烤吗?”

平王只是想组织点人手打完海盗就解散,这若是人太多,可没那么好收场。

公孙夏目光沉沉,里面闪烁着志在必行的光芒:“徐大人不是一直很看好平王殿下,我此举应合你心意才是。况且,如今朝廷乃是多事之秋,天灾人祸不断,平王虽偏居一隅,但未必能置身事外,若有一二依仗,将来发生变故,也可从容应对。”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更直白地说:“况且平王在京中底子太薄,毫无依仗,若现在不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那后面即便有机会,他拿什么去争?”

赵世昌真是恨不得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他能听的吗?

徐云川被公孙夏说得哑口无言,是啊,平王不得圣上喜爱,非嫡非长,要想出头可不得付出比别人更多倍的努力。是他太理想了。

但他还是有些踌躇:“可平王殿下以诚待人,咱们这……先斩后奏,怕是不妥。”

“你要告诉他了,他会借机暗暗扩充自己的势力吗?”公孙夏反问。

徐云川想起刘子岳那副毫无进取心,得过且过的样子,不得不承认,公孙夏是对的,平王肯定是不乐意去做这些劳神费力的事。

见他不说话,公孙夏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个机会,是我们的机会,也是平王的机会,好好把握,以后平王就能名正言顺拥有兵力。朝廷和黎丞那边我来应付想法子,赵世昌你要做的便是借这个机会让平王拥有更多的兵力。如今平王手底下有钱有人,有些事并不是他想置身事外就能一直置身事外的。”

最后一句话让徐云川和赵世昌心里都好受了许多。

是啊,平王现在这么有钱,手底下还有一帮能人。也就是南越偏僻,还没传回京中,若是有朝一日被京里那几位风头正盛的皇子知晓,绝不会放过他。

说服了徐云川和赵世昌,公孙夏又提笔给黎丞写了一封信,忽悠黎丞。

在信中,他先表达了对海盗横行的愤怒和不满,然后又表示朝廷如今忙于江南剿匪,实在抽调不出人手,若七公子能联合商户自救,解了这个困局,还海路畅通无阻,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

最后,他表示为了与黎丞共进退,决定派个信得过的人去帮七公子练兵,顺便盯着七公子,免得出了什么岔子牵连到他们这两个知府。

黎丞完全没想到公孙夏有别的心思,看完信大大松了口气,感慨道:“公孙大人不愧是做过相爷的人,这思虑就是周全。”

派人盯着七公子,也不怕七公子练兵别有所图,以后超出他们的控制,引起祸端了。这法子可真好!

同一时间,刘子岳不光收到了公孙夏的信,还见到了赵世昌。

他看完信,再看赵世昌的目光已有所不同:“原来是赵将军,辛苦了,请坐!”

刘子岳虽有心,但到底活了两辈子都没领过兵,也没练过兵,唯一的经验就是上辈子中学大学的军训了。所以公孙夏能派个人来协助他,帮他练兵打仗,他松了口气。

若是赵世昌不来,他都要写信将鲍全叫来了。

当然,现在不用了,赵世昌打仗经验比鲍全丰富多了。

赵世昌谨记公孙夏的吩咐,站起身,将公孙夏准备好的卷宗一并交给了刘子岳:“七公子,这是公孙大人结合黎大人这边的资料,还有高州那边商旅遭遇海盗的事件,推算出来的海盗人数和大致分布区域,请您过目。”

刘子岳接过展开一看,特别详细,将最近一年多的海盗抢劫渔民、商旅的案子都写得一清二楚。他皱眉说:“高州海盗也如此猖獗啊!”

赵世昌垂头不语,他也不知道,只是转交公孙夏送来的东西而已。

刘子岳放下卷宗,询问道:“赵将军,你觉得要剿灭这些海盗,需练多少兵?”

赵世昌比了五根手指头:“至少五千,若是公子预算足,往上再追加几千人更保险。因为虽然据咱们的推测,海盗只有一二千人,可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极为熟悉广州这一带水域,人数太少,恐难将其一网打尽。只怕等风声过后,他们又会卷土重来。”

刘子岳沉思,这话也有道理。

况且公孙夏跟他关系还不错,彼此之间也无利益或矛盾,应也不至于害他。

刘子岳颔首:“既如此,那这件事就全权交给赵将军负责。你有什么需要,找池正业,他会负责给你提供一应需求。”

“是,七公子。”赵世昌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公孙大人猜得很准,七公子这次也会当甩手掌柜,将事情都交给他去办,那他在中间就有很多活动的空间。

随后,刘子岳召集广州众商户商量此事。

“朝廷如今分派不出人手,我已找黎大人商量过了,咱们商户可自行组织人手去抗击海盗。今日将诸位老板掌柜请来,便是协商此事,大家意下如何?”

苗掌柜第一个表态:“我支持。咱们这些人都是靠海路吃饭的,如今海盗猖獗,别说是赚钱了,出海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日遇到这些煞星,别说财物,连小命都要丢掉。可不做了吧,除了这个,咱也不会其他的。难道就要为了这些海盗,丢掉祖宗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营生之道?幸得今日七公子愿意出这个头,我苗家出一万两银子,组建水师追击海盗,保南越海域平安!”

他这么财大气粗又痛快,让本来有些犹豫的人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见状,刘子岳拱手道:“多谢苗掌柜的大力支持。我刘七今日将大家叫来,也不是为了让大家出银子的,只是希望大家有人出人,咱们各自安排一批水性好,熟悉海路的人训练,然后抗击海盗,我刘七船上的人愿意全部来参与训练。”

听到这话,周掌柜咳嗽了一声说:“七公子,咱们手底下那些船员虽说水性还不错,但都是普通人,年纪很多也不小了,哪有本事跟海盗抗击啊,一遇到海盗他们估计都要吓得屁滚尿流了。依我说,这个事,咱们还是出钱就好,只是要辛苦七公子组织招募人手了。我们周家不及苗掌柜,但五千两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开什么玩笑,他才不要出人呢。

他们这些走海运的商人,经验丰富的船员可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派出去训练要耽搁好几个月不说,万一在跟海盗作战的过程中死了,他们可是要心疼的。要重新培养一些这样有经验的船员又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