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罗建林不是不知道容知青提前两天回来了。

只是她没主动提上工的事,他也就当不知道的。

反正假条都已经开了,也没必要为了这一两天就强逼着容知青来上工。

再说了,就算容知青不去猪圈,总有人会替她把活干了。

反正是种种原因,明明知道容知青已经提前回来罗建林都当不知道的,见她主动上门,这才道:“平安回来就好,以后就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

大队长没说,容晓晓自然也不会多嘴,脆生生答应着。

罗建林跟着又说道,“之前答应罗庄大队借一段时间的渔网,下个星期大概就能收回来,他们那边的河小,连着捞了这么长时间也差不多了。”

“我知道了,大队长您看着安排就好。”

罗建林点了点头,紧跟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大队新搭建的电线杆你看到了吧?除了电喇叭之外就牵了一条电路,到底还是电线不够啊,要是以后够了就能牵到家家户户。”

容晓晓还蛮期待这一天。

不过罗建林倒是又期待又肉痛。

不是没做好心理准备,可真当用过之后这才知道电费有多贵。

可是真当黑暗的夜色中突然亮起一道光时,那种感觉是油灯没法带给他们的感触。

尤其是电喇叭。

用一次喜欢一次,每次要播什么东西时,他都得和另外两个人抢着来。

甚至都打算着,要是今年的收成不错大队里还能余一些钱的话,就去买个收音机。

专门定点在喇叭里播放收音机的内容,让整个大队都听听收音机中的故事。

只不过这些都是他的想法。

具体能不能成还得看大队今年的收成好不好。

容晓晓又说起了第二个来意,“大队长,丑牛年龄也不小了,我想送他去读书,不知道该怎么办手续?”

“这个简单,你这几天有时间就去办公屋一趟,到时候我给你开个证明,让人领着你去办入学手续。”

容晓晓连声道谢。

罗建林摆了摆手,“读书是好事,就是上学的地方离咱们大队有些距离,好在咱们大队也有几个孩子在上学,到时候让丑牛跟着一起去就行。”

容晓晓销了假办了事,便打算离开。

结果刚转过身就被大队长给叫住。

“那个……”罗建林脸上的神情有些古怪,他叮嘱着:“容知青你生活上要是有什么困难,或者急需什么物件,都可以找我来商量商量,可千万别冒险去做一些不好的事。”

容晓晓似做不明白:“比如?”

罗建林张了张嘴却又马上闭上,结果闭上后又张了张嘴,反复几次之后才说道:“比如投机倒把。”

“!!!”容晓晓像是被吓到了,连连摆着手道:“我哪里敢!”

显然,因为白曼的事大队长也有些后怕了。

都叮嘱到她这边来。

也不知道最后这件事怎么处理。

白曼提前知道消息,肯定会有所行动,她不需要去打听,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终会知晓。

她能耐着性子等下去。

容晓晓的反应落在罗建林眼里,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大队里出现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就足够了。

可千万别再来第二个!

要不然他真的会犯心脏病,“不敢最好,前几天我去镇上还听说其他地方抓了几个投机倒把的知青,不但自己做了牢还连累家人倒了霉,这种事可千万别做。”

这些都是他编造出来吓唬人的话。

不过看着容知青被吓的脸色都变得有些苍白,突然觉得这些随意编造的话也挺有用。

打算这两天也去吓唬吓唬别的知青,管他是不是真,能吓唬到就行。

容晓晓真被吓到了,吓的她决定去周边转悠一圈,好放松放松紧张的心情。

正好第二天不上工。

她就提前约好了马婆婆和朱婆子几人,一起去后山采山货。

容知青的邀约谁会不答应?

反正是休息日又不会耽误上工,去山里摘摘山货,还能贴补贴补家中。

你传我我传你,第二天集合的时候老老小小加在一块都有十几个人了。

几个婆婆婶婶,外加着每天都会去后山那边捡柴的丑牛和虎娃子。

一行人上路,晃悠了一个多小时周边才总算不是黄土,隐隐约约也能看到大山的影子。

也是踏上这片地,丑牛和他的小伙伴才开始捡柴火。

容晓晓这个时候才知道这三个小娃娃不容易。

大队附近可没有柴火捡,每天都得来回走上这么远的路才行。

这一趟又一趟的跑来跑去,就是一个成年人都会觉得累的慌,更别说是三个孩子了。

“表姑姑,我们就在这里捡柴,等你回来我们再一块回去。”丑牛说完就带着小伙伴朝旁边跑去。

容晓晓看着他们远处的背影有些沉默。

“你们家丑牛真懂事。”旁边一个婆子开口,“不像我家的小子调皮的不得了,让他干点活还推三阻四。”

“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五六岁就得站在石块上面帮着做饭,大冷天的挑着衣服去洗,真的是过足了苦日子。”马婆婆也感慨着,“想想就觉得那几年是真的苦。”

“可不是吗,现在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大好的日子,但好歹也饿不死孩子,要是有点余钱还能把孩子送去上学。”

几人说着话,容晓晓一直没出声

周边的人都会把丑牛和虎娃子拿出来当做典型,夸他们懂事孝顺。

可这份夸奖听得心中发酸。

这份乖巧懂事让人心疼,有时候想想还挺希望他调皮捣蛋一下。

而不是像马婆婆那样,五六岁就站在比他还要高的灶台边上做饭,大冷天穿着又破又烂的旧棉袄出门洗衣捡柴。

可日子明明很苦,但又能从他们脸上看到灿烂的笑容,远远的望去也能听到传来的稚嫩笑声。

“瞧,就在前面。”朱婆子挤到容知青身边,指着前方的路对她讲着:“那座山还挺大,要是运气好也能遇到野鸡野兔,我几年前就逮过一只,下锅红烧特别香。”

说着说着,说的自己就快流口水了。

容晓晓顺着她指去的方向望去,却在那边望到一个意想不到又在意料之中的人。

她问道:“林知青放牛得放这么远?”

没错,就在前方的小道上出现了两头牛一个人的身影。

“可不是,只有这边才有新鲜的草。”朱婆子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队里的老黄牛那是比猪圈的四头猪还要来的宝贝,别说是走一个小时,就是走两三个小时那也得牵出来遛遛让它吃口新鲜的。

他们这一行人正好经过放牛的地方。

林知野没来大队多久,但意外的是不少人都认识他。

刚刚经过,这群婶婶婆婆们就主动停下来打着招呼,显得格外热情,对方也是温和又客气的回着话。

他们说话时,容晓晓倒是饶有兴趣的看着那头小牛。

半大不小的小牛,她伸手的时候它还用牛鼻轻轻拱了拱。

触碰的感觉很有意思,就是手掌心有些黏糊糊的了,她左右看了看,想着往哪里擦了擦,一转头正好和骑在老黄牛身上的人对视上。

对上两秒,容晓晓先没话找话,“林知青,你的腿还没好?”

林知野伸手抚上膝盖,垂下眼眸幽幽一叹:“还没,都怪这条腿不争气,早点好了也能为大队多做点事。”

容晓晓‘呵呵’假笑两声。

这语气听着真熟悉,就和她忽悠人时一模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