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自行车并不是女婿买的,而是蹭了罗冬回大队的车一同过来。

朱婆子一听满脸失望。

她女婿要是有辆自行车,那就真的太气派了,她可以在大队炫耀几年呢!

不过转眼又迎来了好消息,陶宏从自习车的车筐里拎起一个猪蹄递过去,“妈,这个给您拿回去吃。”

怎么说也当了好几年的女婿,陶宏也大概能摸清丈母娘的脾性。

像这种送礼,没必要遮遮掩掩,直接当着众人的面拎出来,那丈母娘肯定会喜上加喜。

就像现在,本来还有些失望的朱婆子一见他拎出来的猪蹄,立马喜笑颜开,同样高声调的喊着:“瞧瞧你,干嘛老是往丈母娘家拎东西?这么好的猪蹄自己吃啊,你也能拎回去孝敬孝敬自己爹妈。”

“就是爸妈让我拎来的,妈您就拿着吧。”

“你们瞧瞧。”朱婆子四周望了望,一脸嘚瑟显摆的样,“亲家真是太好了,无端端送什么猪蹄嘛,那可是猪蹄呢!”

还真别说,猪蹄真的是一份大礼了。

周边人见她显摆的样子就嗤鼻,不过心里都是羡慕的。

这陶家还真舍得。

“来来,装框子里。”朱婆子将竹筐递过去,并道:“正巧着刚才摘了些野果子,等会你带回去和你二姐夫分一分。”

“行。”陶宏脆声答应着。

白白送出一个猪蹄,其实他心里还真没什么不舍得。

不是没人说过他这个丈母娘贪,没必要次次回那么多的礼。

可为什么不呢?

不管出于什么心理,如果不是丈母娘一家,他媳妇也不会和他一起读书相识相恋,再说他和媳妇结婚的时候,亲戚都笑他娶了一个乡下媳妇,觉得自己娶得城里儿媳高人一等。

可瞅着罗家抬进屋的嫁妆,一下子就把他们弄得哑口无言。

那些嫁妆或许不值什么钱,但也是罗家掏空家底置办出来的,一样一样抬进来,何尝不是在亲戚面前给他涨了脸?

再之后,每回媳妇回娘家,虽然都会拎着东西去,但回来时候也是大包小包的回。

两样东西的价值或许不对等。

但他的嫂子、弟妹不也是拎着东西回娘家,每回也没见她们能从娘家拿东西回来。

这么一对比,他丈母娘家简直太可爱了。

管她打什么主意,他知道不管是自己还是他爸妈对丈母娘一家的感官都特别好,这个猪蹄给的是心甘情愿。

朱婆子将人拉到一旁,小声问道:“你这次来是不是为了容知青?”

“对,这不是听罗冬说容知青回来了么,所以就想过来认识认识。”

说到这里,陶宏觉得一个猪蹄都给少了。

瞧瞧丈母娘多好,要不是她帮着谋划,自己能找手艺人拜师?

其实前年的时候家里就商量过,一直当临时工不是长久的打算,就算转正了也是搬运和看管仓库的活,每年会根据年限涨一点工资,但就是干十几二十年,工资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不像技术工种,每次考核工资就能涨一大截。

可是,他们根本找不到门路。

不是所有技术师傅们都愿意带徒弟,就算愿意,也大部分都是带自己孩子和亲戚。

寻门路寻了差不多两年,一点希望都没有,谁能想到就在他发愁之际,丈母娘这边反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七级锻工,就算这位‘未来的师傅’不是七级锻工,但她曾经在七级锻工手下学习过,还是自己的父亲亲自教学,肯定有些本事。

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他是真的很想牢牢抓住。

如果不是来回不方便,他恨不得天天下工就往这边跑,拿出最大的诚意以求能拜师成功。

陶宏道:“妈,我和罗冬商量好了,以后每天下班就过来,晚上就在这边住,白天再一起回镇上。”

罗冬借来一辆自行车,他们来回就会很方便。

说起来这还是罗冬来找他主动提起的这件事,他们俩算是竞争关系吧,但确实两个一起比一个人好办事。

“行行行,你就在家里住下,我让建民他们把屋子空出来,你搬进去。”

“不用这么麻烦……”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朱婆子立马打断他的话,“他吃你带来的猪蹄,让你几天屋子怎么了?那小子要是有意见,他就别吃一口猪蹄。”

她了解自家小儿子,肯定巴不得搬。

她也乐意女婿住在这,女婿可不是占便宜的那种人,只要他住下肯定时不时带些东西回来。

要不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她恨不得女婿一辈子住在红山大队。

朱婆子催促着:“你快去容知青那边吧,趁着天还没黑把他们家的屋顶给修一修,等会我把猪蹄炖好了让二嘎给端一份过来。”

说着,忍不住吸溜了一下。

这么大的猪蹄要是挂在家,那不得天天惦记着?

倒不如今天一锅炖了,好好吃一顿!

当然,她可不能说自己喜欢吃,而是道:“怎么说你们都是去拜师,怎么能空着手上门呢?”

陶宏一副感动的模样,“妈,您真好!”

……

容晓晓这边先到家,没多久院门就被敲响。

丑牛跑着去开门,见到人后回头大喊着:“表姑姑,来客人了。”

容晓晓走过去,见到两个陌生人时,大概就能猜出他们是谁。

罗冬也没说他们来的打算,只是道:“容知青,之前见容婆婆这边的屋檐坏了,我们正好拿了些泥砂浆过来,打算给修补下。”

容晓晓静静看了他们几秒。

看得他们额间都冒出了冷汗,生怕被拒绝。

好在,就在下一秒他们听到了最动听的一句话。

“进来吧。”容晓晓侧过身子让两人进门,她指了指一个房间,“家里的屋子常年未修缮过,几乎每间屋檐都有破损的地方,就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不麻烦。”两人连声,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虽然没直接说明来意,但不管是他们还是容知青都心里有数。

这次突然上门帮忙,容知青没有直接拒绝,那是不是代表他们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