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2)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白茄 11158 字 1个月前

父亲还是大队的支书,这样的家庭想娶谁娶不到?干嘛要耗在一个寡妇身上?

这要传出去,罗宝君更是会被外人嗤笑,以后都不知道怎么抬头见人,因为陈寡妇的事已经让他颜面扫地,现在又多了她这么一个李寡妇……

“怎么了?”罗宝君看着她怔然的样子,还当她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便道:“没事没事,以后不还有我在吗?有我在,他们不敢欺负你,你也不用担心他们不同意你改嫁,改嫁那是你自己的事,他们没资格……”

说着说着,外面突然响起了喧闹的声音。

罗宝君还没觉得什么,李寡妇却立马退后几步,面容上瞧着有些惊慌失措,还赶紧将手里的碗还了回去,“有人来了,我先走了。”

说着,人转手就跑。

罗宝君瞧着她的背影,喃喃着:“声音是从前面传来,他们不会看到这边的。”

顿时有些茫然。

小李怎么这么怕被人看见?

他不是不知道两人在一起有多难,但既然是真心喜欢,那有再多的困难一起面对不就行了吗?

总不能因为害怕别人的目光,他们就必须得一直藏在偏僻的角落吧?

罗宝君有些叹气,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好。

要不找爸妈出出主意?

爸妈早就念叨着让他找个对象回家,现在找到了,是不是会帮着出主意怎么将人给娶进门?

至于他们会不会答应。

罗宝君觉得不是难题,先前老爷子在家可是经常念叨,说只要不是陈寡妇那样的人,只要性子好人品好,就算是寡妇也成。

一边想着一边往外走。

等绕过一个山坡,耳边喧闹的声音更大了一些,定眼一看,发现前面聚集着一群知青,他没多想就凑过去看热闹。

刚走过去,就问其中的一人,“他们这是怎么了?难不成窑洞那边又出事了?”

话一说完,另一边的人就直接给了他一巴掌,“坏的不灵好的灵,你这个年轻人别口无遮拦,说话得注意一些。”

肩膀上被拍得发疼,罗宝君龇牙咧嘴,却没反驳。

朱婆子见他没理,腰杆子挺得更直了,“咱们大队的日子想要过得好,还得依仗窑洞、依仗这群知青,可千万别盼着窑洞出事。”

见罗宝君更说不出话来。

身为天生劲敌的朱婆子更得意了。

他们这两人啊,年龄差了有一大截,辈分却是反着来,她一个老婆子反而得把这个小年轻给供着,偏生罗宝君还拿着鸡毛当令箭,想想就不舒坦。

现在好了,趁着罗宝君站不住跟脚时出出气,还想再说时偏偏对方没给他机会,“窑洞有他们在,肯定不会出事,你就当我说的话是放屁呗。”

“可问题是,他们有可能走了啊。”

“走?”罗宝君一脸惊讶,“现在知青能回城了?”

“但不是所有的知青都能回城。”一旁的马婆婆解释着,“前两天七岔道大队的知青们突然闹了起来,说是大队长以权谋私,将特别珍贵的工农兵大学名额给了自己的亲戚……”

这件事传的还真不小。

本来这个名额就特别珍贵。

如今想上大学也只能靠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一旦获得这个名额知青们就能够离开生产大队去当大学生了。

不过就算再珍贵,这件事也没闹出什么水花。

因为太稀罕了,他们这一带都没听说过有这个名额。

可谁能想到七岔道大队的大队长不声不响的就把自己的亲戚给安插了进去,要说那人有些本事的话也就算了,比不过别人那自己就只能认栽。

可坏就坏在,那人既没有本事又不是特聪明,单拎出来是样样都比不过别人,这让那边的知青们哪里接受得了?

在大队里闹腾了一宿。

知青们人少力薄,反而被大队给压的死死,甚至还嚷嚷着要是他们再闹,以后就分配最苦最脏的活给他们。

本以为能吓唬住他们,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被知青们给闹到了公社,一直到现在还没一个说法。

“那个老东西确实不该,当个大队长不知道往家里捞了多少东西,整个大队中就他们家肥的流油。”

本来因为上次窑洞的事他们就和七岔道大队有了间隙,更别说于承业这个大队长也确实特别贪,只不过人家大队的事和他们也扯不上关系,也就私底下吐吐槽。

说起来他们大队的队长和对方一比,那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这次的事他不一定还能继续当大队长。”

罗宝君左看看右看看,不是特别理解的道:“那这件事和我们大队的知青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啊。”朱婆子说着,“于承业答应给亲戚的大学名额根本就没落实下来,一个公社也就两三个名额,十二个大队哪里分得过来?”

分肯定得分,但分的都是今年有贡献的生产大队,作为奖励给分出去。

于承业那个老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自信,认定了自己大队就有这么一个名额,事情没落实下来之前就早早的和亲戚商量好,指不准还从亲戚那里拿了一笔好处回来。

原先这件事还没这么快就下达。

可因为这件事一闹,公社那边便将名额的事分配了,“一共两个名额,咱们红山大队今年尤为的出色,单拎出好几件事来都能比得过其他大队,所以其中一个名额就落在了咱们大队头上。”

“那给了谁?”罗宝君刚一问完,脑子就浮现出一个名字,“难不成是容知青?”

可说完后又觉得不对劲。

如果真的是容知青,那面前的知青们在吵什么?要说给最突出的人选,容知青绝对算是最杰出的人选之一,其他知青也应该不会有意见吧?

“瞧瞧,你这人就是没觉悟。”朱婆子哼哼两声,“容知青先前可是说了,她下乡是为了带乡亲们建设,既然来了又怎么可能半路离开?”

罗宝君一听,不由挠了挠头。

这么对比起来,他确实挺没觉悟的。

要是搁在自己身上,怕是高兴的又蹦又跳,“那、那是白知青?”

这两位女同志那绝对不相上下。

把名额给她们中的一个,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

“啧啧。”朱婆子抱着双手,望过去的眼神是特别不屑,她什么都不用说,罗宝君自己就能体会了,“难不成她也拒绝了?”

白曼还真就拒绝了。

能回城是好事,在这个时期能上大学也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

但是当知道这件事后,她第一个反应不是欣喜若狂,而是犹豫了。

她请大队长给了一晚上的时间。

在这一晚上她想过无数种可能,最后还是决定继续留在红山大队。

倒不是因为容正志,她为了他放弃了太多太多,回想过后已经决定不再为他放弃任何,包括一点点小事。

之所以会选择留在这里。

是因为现在的机会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她了解未来的走势,如果以后真的想上大学,完全可以等到恢复高考那个时间段。

距离现在也有六七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她有足够的时间来经营窑洞。

短短的两三个月,白曼能够看出窑洞发展的好前景,即使赚到的钱绝大部分都不会落到自己的口袋,但是她仍旧可以得到很多东西。

经验以及人脉,还有很多很多……

让她直接放弃,是真的很不舍。

犹豫来犹豫去,在第二天早上白曼就很直接的拒绝了大队长。

也就是说这个名额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定下来。

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并不是只有知青才能上,就像七岔道的于承业,选的也是大队土生土长的人,这样一来竞争力就更大了。

但是罗大队长却提前就对外说了。

这个名额不会落到大队的社员头上,而是作为奖励给予知青们,甚至他也没直接指定哪个人,而是交由知青们自己选择。

反正红山大队不会插手,算是彻底放权。

这也是他们对知青们的信任。

罗宝君听到这里,突然拍了一下手掌,“我知道了!他们吵成这样是想争取到上大学的名额吧!”

容知青不要、白知青也不要,至于其他知青们确实是有功劳,但是彼此之间不相上下,谁都想要这个名额,但是对方都不认可他的贡献,这才当众吵了起来。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他伸手摸了摸下巴,“这么说来,高知青就不错,烧窑的法子不是他寻来的么?陈知青也行,他对外结交特别厉害,来这边买砖的人就没说过他的不好,对了,还有焦知青,咱们大队的宝贝被他养得白白胖胖,绝对是大功臣一个!”

一个个算来,感觉所有知青都挺好。

当然了,他心里早就将其中几个不符合的人选踢了出去,比如盛左元和卫东,那简直是知青们中的残渣,都不配他提起。

想来想去,最后无奈道:“真的好难选,还好不用我们投票,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投给谁。”

“哪里要你选。”朱婆子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人家闹着不是争着想去,而是谁都不乐意离开红山大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