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四个世界完(2 / 2)

上船的人自然跟着一起翻船。

这么一想,就有些巧合了。

毕竟,不管是在哪一个小世界中,三皇子都没有落败的这么早,这个重要的配角可是苏博廷的垫脚石,怎么可能在苏博廷才刚刚进京的时候就落败了。

除非……

“两位是想打听什么消息吗?”这时,一道身影出现在两人桌边。

苏霖看清来人,眼神一变,“哦?可要什么代价?”

“不多不多,一篮子杨梅就好。”少年说完,双手抱拳对着面前深深一鞠躬,“苏霖哥、毕巧姐,好久不见。”

苏霖笑了。

毕巧拉着来人的胳膊细细打量,“你小子长高不少嘛,不过样子没怎么变,还跟以前一个样。”

少年也就是胡牙笑眯了眼,“几年不见,我自然长高了一些。”

人高了不少,性格也开朗了不少。

可胡牙仍旧是那个胡牙,“听说你们进了城,我就直接找上来了,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我都可以告诉你们。”

说着,拉起两人的手朝着某个方向而去。

说起来,打从胡牙跟着殷欢上京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胡牙的消息,虽然爹一直和曹昔有书信来往,但这都是普通的书信,里面除了学问以及日常的问候之外,不会夹杂胡牙任何消息。

不然,很可能暴露胡牙的身份。

来到京城前,苏霖就想着要去看看那个拎着杨梅想和他谈交易的孩童,没想到他会先找上来。

还是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这也证明着,胡牙身上的束缚已经不在,或许他和曹昔已经解决了困境。

胡牙带着他们去了周边的一栋宅子。

宅子看着不算大,但位置还算隐秘,进去之后,堂厅中还等着两人。

一位和胡牙有几分相像的青年,一位不过十来岁,身穿华服的姑娘。

姑娘见到他们,便朝着他们跑来,一把抱住了毕巧,“毕巧姐。”

“祝思。”毕巧反手搂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辛苦了。”

祝思在他们家住了一段时间。

说起来算不上太熟悉,只是当初知晓这孩子被送回去后不好过,毕巧曾悄悄叮嘱过几句,告诉她在高门中该如何自保。

曹昔走上前,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出稚气,显然这些年遇到了不少事。

几人坐下聊了几句。

便将这几年的来龙去脉都一一道了出来。

曹家的事不用说了,有个糊涂的爹和不省心的妾氏。

侯府那边就更加复杂一些。

侯府的当家人是祝思的祖父,后宅也是由她祖母掌管,侯府历经这么多年,府中的主子不少。

侯府老夫子嘴上心疼着丢失的孙女,可真当孙女被找回来,又觉得她会影响到府中名声,便一直将她关在府中偏僻的院子中学习规矩。

“祖父祖母虽不喜我,但爹爹和娘亲还是很好。”祝思谈起侯府时,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愤恨,显然一切都已经是过去式,“可祖父祖母偏疼小儿子,对我们这一房打压很大,即使是嫡子也是长子,爹爹在府中都没有话语权。”

说得轻巧,可这些年过得可不轻松。

她是抱着期望进京,可得到的除了爹娘的关怀外,其他全是冷嘲热讽。

祖母更是不希望她出现,府中的小辈不少,她对于祖母来说,就是在外面装可怜的一个工具,让京城人都以为她老夫人是一个疼爱孙女的长辈。

可真等她回来,祖母望着她的神情就像是一个肮脏的物品。

那种神情让她毛骨悚然。

这也就算了,她本该顺从,哪怕被关在小院子里,也能过上很优越的生活,或许到了年纪会被低嫁,那家人看在侯府的面上,应该不会对她不好。

可她没法忍受的是,祖母要对周家人动手。

周家是唯一让她感受到关爱的家,是那种不夹杂任何利益的爱,哪怕回府后爹娘也疼爱她,但有太多的不由心,这份爱让她觉得有些苦涩。

唯有周家……

她将周家带回京,是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好好回报他们。

而不是签下卖身契,在侯府为奴为婢,谁都能在他们身上踩几脚。

所以,当胡牙偷偷找上她时,她没有多犹豫就答应了。

她不想当一只笼中鸟,也不愿意让自己想护着的人受到伤害。

“等会。”毕巧打断她的话,有些不敢置信的道:“所以,你们三个联合起来斗倒了三皇子,斗倒了侯府?”

哇哦,这也太牛了吧?!

曹昔轻笑了下,“光凭我们自然没这么大的本领。”

苏霖开口:“借势?”

“苏霖哥一猜就准。”胡牙眼里带着钦佩,他就知道肯定瞒不过苏霖哥。

曹昔揉了揉弟弟的脑袋,为两人解惑,“天子不止一个儿子,这几年来,因为侯府不断的资金助力,三皇子尤为的高调,早就引起其他几位皇子的不满。”

于是,就有了借势。

苏霖皱起眉头,“天子身体还矫健,这个时候选择站位,不是明智之举。”

说着,他看了曹昔一眼,心中有了猜测:“所以,你选择的是天子?”

曹昔伸出手,在上空的位置抱拳。

他知道和皇子接触太近,很有可能侯府的下场就是他们以后的下场。

三皇子的势力越来越大,除了皇子们不满之外,天子也对他有些忌惮,毕竟天子儿孙不少,但他身体确实矫健,不会希望自己身边有个隐患,尤其是这个人还不是太子。

为了这件事,他和祝思也付出不少代价。

从曹家当家人入狱后,这个世上再也没有曹家皇商,有的只是为天子办事的私人库房,没有了自由,却攀上这个世上最大的一艘船。

侯府同样,侯府从根子就已经腐烂,天子早有清算的想法。

这次侯府倒台,祝思爹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哪怕祝思以后不再是侯府姑娘,她爹在官位一天,她也能是高官的千金。

具体过程没有详说,苏霖不得不在心里说了声‘厉害’。

这几人看着年岁不大,办得事可真不小。

在小说中,因为祝思和胡牙晚几年才回来认亲,正好是曹昔以及祝思爹有了掌权的能力,他们认亲回来只用过好日子。

而现在,他们参与其中,非但没把事办砸了,甚至还更出色。

真不得不感叹一句,牛批!

“对了,那殷欢呢?”毕巧问着。

祝思眼里闪过一丝愤恨,要不是这个人,她的人生怎么会有这么多波折,“天子已经下旨,所有有关的奴仆都会发配到边关。”

殷欢是,一直盯着她的六婆子也是。

这些恶人,今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恶人们有属于他们的悲惨下场。

苏家的好日子跟着来了。

苏霖两人本是打算将生意扩展到京城,来之前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现在不会太容易。

可有曹昔这位前首富公子相助,他们只要不是蠢得彻底,就能跟着赚一笔银子。

不过他们并不蠢。

甚至还挺有脑子,而且还是苏霖加上毕巧两个人的脑子,那效果绝对杠杠的!

苏建义是在十年之后进京赴考。

这个时候,苏博廷早已经是状元出身,在朝堂上担任要职。

而苏霖和毕巧的生意做得可不小。

朝堂上有人当靠山,生意上有人互相维持,苏家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京城几大世家之一,算是新起之秀,却是无人敢招惹的新秀。

每到这个时候,苏霖就觉得自己爹可幸福,以后吃穿不愁,哪怕为官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俸禄养不活一大家子。

为官后,还有个高官职的堂侄给他铺路,比起其他人真是强了百倍千倍。

苏霖每每想起,都忍不住羡慕下,为此更想逼着苏建义看书了。

这倒是苏建义没想到的。

中了进士,封了官职,居然还要被逼着看书?

这日子还要不要过啊!

想摔桌子了。

合康三年:苏建义在苏博廷的建议下,外放出京,在离着老家三日车程的城镇当县令。

在京几年,谁都能看出苏建义不是那种能一路往上走的人,与其待在京城小心翼翼,倒不如外放出京来得自在。

一般官员想着外放三年,评个优绩再回京。

苏建义是打算多待几年算几年,收拾着包袱,带着老爹老娘就打算走马上任。

本想着臭小子在京城的生意这么大,应该不会跟着一块来。

一想到要分开这么多年,多少有些舍不得,但再想想没人盯着他看书,不舍得就立马变了味了,甜滋滋的。

结果谁成想,苏霖居然也收拾着包袱,就这么跟了过来,同行的还有毕巧。

得了,算是甩不开了。

还真别说,苏霖挺庆幸自己的选择。

一个小小县衙,真的比不上京城的繁荣,但山高皇帝远,一个县令就是这里最大的官职,要多自在有多自在。

苏霖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败家子的滋味了。

那真别说,难怪原身一直念着。

至于家中的生意,苏家的小辈都已经成长,也是时候将担子交出去一些。

赚得银钱已经足够多,他接下来的日子只想花钱。

毕巧就比他忙一点,还得时不时回一趟京城,毕竟她的任务目标是奚颐和,得确保在京城的奚颐和生活无忧。

那个时候,奚颐和已经是一品夫人了。

相公敬爱、子女孝顺,虽然和婆家人住在同一府,但苏家没什么极品人物,相处起来倒也和洽。

又因为相公的官职,在外结交也都是被捧着的人物。

一直到死去的那日,她都没感觉到忧愁。

奚颐和寿命很长,她离世后同辈的人只有苏霖和毕巧还在。

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

两人没有子女,但同族的小辈不少,他们没让小辈们贴身照料着,而是又回到了台民村住着。

此时的台民村可和以前不同了。

村还是那个村,但村子里建了很大的一座学堂,不止是村子里的孩童,就连周边村落都愿意把孩子们送过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