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叶蔓摇头:“不,咱们不欠别人的,也不对外赊账。赵部长,钱的事,你不用担心,由我来负责。咱们先谈谈你的工资待遇,底薪30元每个月,其他的拿提成,每修一台电器,你可以从中抽取10%的维修费。假如你这个月总共的修理费有一千元,那就可以从中抽取100元的奖励,加上30元底薪,也就是130块钱的工资。你看怎么样?”

这是叶蔓经过多方考量后定下来的。赵部长跟她不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还指望他拿工资回去养家糊口,有个底薪能给他最基本的保障,奖金又能调动起赵部长的积极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而且如此一来,店铺的权属也非常明确了,属于她个人投资,她是老板,自负盈亏,赵部长是员工,拿底薪、提成和奖金,权责明晰,以避免以后店铺做大了,大家出现分歧。

赵部长一听有底薪格外意外,叶蔓每个月工资有多少他是知道的,估计交了房租,买了原材料后手上也没什么钱了,他连忙摆手说:“不用了,咱等铺子开起来,赚钱了再说。”

叶蔓不答应,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一开始就应该讲得明明白白,才能长长久久。

“这哪成,规矩不能坏,咱们刚起步,底薪就暂定这么多吧。”

“那好吧。”赵部长犹豫了一下问道,“三妮,你这里还要人吗?”

叶蔓大喜:“当然缺,咱们就两个人太紧张了,我本来是想等下个月咱们的业绩出来了再招人的,不然现在很难招到合适的。赵部长你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赵部长点头:“是康平那孩子,他听说我要出来跟你干,也想跟着来,他那情况你是知道的,在厂子里根本没法转正,一直这么混日子也不是办法。”

周康平就是赵部长以前带的那个小徒弟,,只有16岁,父亲以前是电视机厂的职工,后来因病去世,哥哥顶替了父亲的工作,他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厂子里看他可怜,让他进厂当了临时工。

他妈早些年也去世了,如今就只有一个哥哥和已经嫁人的姐姐,哥哥姐姐都结了婚,有自己的小家,经济不宽裕,又都是普通人,拿不出钱给他买个正式的工作。靠他临时工那点微薄的收入想攒够钱买别人家用不上的工作指标得到猴年马月去了。

叶蔓对这个小徒弟印象满深的。可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很懂事,每天总是早早到厂子里,跟着赵部长学习拆修各种旧的电视机。

“当然可以,不过康平还是学徒,底薪暂时只能给他20元,提成跟你一样,拿修理费的10%,赵部长,你看可以吗?”叶蔓说道,赵部长是有经验有人脉的老职工,工资肯定也要有所区分。

赵部长很满意,因为康平平时的工资也只有二十几块钱一个月,叶蔓这里底薪就20了,只要一个月能修理几台机器,工资就能超过厂子里。

他高兴地说:“那成,明天我回厂子里就跟他说,将他一块儿带来。”

叶蔓一口应下,将铺子的钥匙给了赵部长一把,同时让他改了口,以后称呼她为叶蔓。她也不叫赵部长了,改叫赵叔,毕竟大家换了新的环境,身份也不一样了。

……

接下来一段时间,三人开始忙着办理经营许可证,收拾整理铺子和各种工具零件等等。

半个月后,“老师傅”家电维修部正式成立。

身为店里大师傅的赵永安正式将特意定做的招牌挂在店铺上方,周康平点燃了门口的两串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响之后,老师傅家电维修部正式开业。

经过的路人听到鞭炮声,好奇地望了一眼,又匆匆走了。

第一天,没有人光顾店里。

赵永安和周康平使徒俩坐了一天的冷板凳,很不自在。明明以前在厂子也经常没事干,一天一混就过去了,今天却觉得哪哪儿都不得劲儿。

挨到下午,赵永安有点撑不住了,问叶蔓:“这一直没人咋整?”

叶蔓正埋头裁小纸片,听到这话,头也没抬:“不着急,第一天嘛,大家都会观望。赵叔,没人你们就将工具和旧的零件清理清理,该上油的上油,分门别类收拾好,用的时候也好找。另外我让人做了两个箱子,就在这里,你们在里面装一套常用的工具和零件,以后上门维修的时候用得着。”

“诶,好。”有事做,赵永安稍微安心了一些。

营业第一天,好奇在外观望的不少,但没有一个进来。

第二天倒是有个大妈进来咨询了一下维修范围和价格,可能有顾虑站了一会儿就走。

连续两天都没开张,可店铺的租金水电都得花钱。赵永安比叶蔓都急,到了第三天,嘴巴竟然上火了:“叶蔓,咱们不能这么一直干坐着,得想想办法才成,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

叶蔓心想赵永安可真是个实诚人。她这当老板的都不着急,他慌得不行。

她将这两天写好的小纸条塞进了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抬头笑道:“已经在想了。赵叔,你跟康平准备一下,将我前天给你们准备的两个木箱子收拾好,工具和常用的零件都摆放整齐,明天早点过来!”

赵永安听得一喜:“有客人了?是要咱们上门吗?”

那可真好,天知道,这一天天的都开不了张,他心里有多着急。

叶蔓笑着摇头道:“不是。明天周日,是咱们长永县妇联组织的妇女儿童保障法有奖竞答活动的日子,很多人都会去看,咱们趁机去蹭蹭热度。我负责吆喝宣传,赵叔负责修理家电,康平给赵叔打下手,跟着学学,争取尽快能独立上手!”

长永县妇联的这次活动搞得非常热闹。因为有大奖这根胡萝卜吊着,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工人同志学习的决心和意志,过去二十几天,厂子里几乎人人都在背诵法律法条,而且还有机灵的搞出了总结的小纸条,吃饭的间隙都要掏出来看一会儿,甚至比上学那会儿都还要积极。

这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的浪潮,也将这个活动推广得人尽皆知。不用说,明天现场一定很热闹,不上班的工人和放假的孩子都会去凑热闹,这么多人的,此时正是将他们“老师傅家电维修部”大力推广出去的好时机。

这几天,叶蔓一直在做相关的准备工作。

赵永安一听说要去广场上修电器,顿时有点紧张,可想着店里一直没开张,他又赶紧将这种不安给压了下去,握紧拳头说:“我们明天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打响咱们老师傅的第一枪!”

叶蔓认真地点头:“我对赵叔你的技术有信心。”

他现在紧张,等明天一个又一个人过来请他维修家电,忙活起来什么都忘了。

……

次日,暖阳高照,碧空万里,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一大早,叶蔓就拎着大包小包,穿着棉衣去门市部跟赵永安师徒汇合。

“叶蔓,你拎的什么,让红旗帮你拿。”赵永安一看叶蔓拎着大包小包,忙让儿子上前帮忙。

今天周日不上学,县城里难得有规模这么大的盛事,加之他们维修部只有三个人,赵永安就让大儿子也过来帮忙了。

赵红旗连忙上前接过最大的那包东西:“叶蔓姐,我帮你拿,咱们是直接去广场吗?”

全县就一个广场,叫工人广场,旁边还有文化宫,县里有什么大型活动都在那边举行。

叶蔓将东西交给他,点头:“对,走吧,咱们早点去占个好位置。”

一行四人走到广场前就看到主席台上的奖品堆成了一座小山,摆在最前面的那台红星电视机上还系了一朵大大红花,看起来颇为喜庆。

赵永安看着电视机有些伤感:“咱们厂子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的时候,那可是全省独一份,当时连市里的领导都到咱们厂子里来参观走访,还表扬了我们。可现在……”

哎,不说也罢。

两个男孩对电视机厂没这么深的感情,不能理解他这突如其来的情绪。

叶蔓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才开始呢,厂子一年不如一年就像病入膏肓的病人,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倒闭。叶蔓索性岔开了话题:“真没想到这么多人!”

这次有奖竞答活动,每个厂子择优派出十名选手较量,二三十个单位,加起来就是两三百人,他们还有亲戚朋友,各种凑热闹的人都会过来。

而且为了增加互动性和可玩性,叶蔓还设计了一个环节,在竞答中,每一轮的休息时间,会现场随机抽取十名观众上台回答问题,如果答对了现场奖励一份礼品。那些在工厂环节被淘汰了人,有的也会抱着撞大运的心态跑过来凑凑热闹。

除了这些普通工人,现场还来了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们。媒体一到场,不少单位的领导也跟着凑热闹,让场面更加的热闹拥挤。粗粗估计,只怕广场这一片汇聚了上万人。

这是多大的流量啊,叶蔓欣喜不已。

可扛着包的叶红旗却有些发愁,苦着脸说:“叶蔓姐,这么多人,咱们怎么挤得进去啊!”

叶蔓笑了:“挤什么挤,咱们又不是来看有奖竞答活动的。走,这边,我看这个位置就不错,进出广场都要经过这儿,谁都能看到咱们。红旗,把包放下来!”

赵红旗将包放下,递给了叶蔓。

叶蔓打开包,里面是一块红色的横幅,有四五米长,一尺多宽,下面还压着几条绳子。叶蔓将横幅拿了出来,递给两个小伙子。

“愣着干嘛?帮忙啊,将咱们的招牌挂起来,对,把横幅的两头系在树上,长度不够就再加一条绳子,稍微高一点,往上拉,比人的视线略高一些,微微抬头就能望见……差不多了,打个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