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叶蔓比较属意第二条,要买就买最好的,但这么大的事也不可能仅听谢志刚的话就下决定。

沉思片刻,她说道:“我准备从云大找两个学日语的同学,将这些说明书翻译出来,回头给厂里的技术人员看一下,再做决定。”

“也好。”庞勇也赞同,慎重点总是好的。

既然达成了一致,叶蔓将说明书收了起来:“下午小琴去复印报纸的时候顺带让她复印几份说明书,中午了,吃饭吧,吃完庞哥你下午还要回溪化。”

庞勇犹豫了片刻问道:“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最近事情可不少,一桩桩一件件,他一走都要压在叶蔓身上。

叶蔓笑了笑说:“不还有小琴和建新帮我吗?明天溪化的店要开业了,得靠你坐镇,店里有我,走吧,吃饭去。”

吃过饭,庞勇就去了溪化市。

叶蔓将事情理了一遍,挨个处理。

到了傍晚时分,两个女同学在店外徘徊,被店员领进了办公室:“厂长,她们是云大外语系的学生,说跟你约好的。”

叶蔓笑着点头:“对,倒两杯茶过来,两位同学请坐。”

两个女大学生明显有些羞涩局促,端端正正地坐下。

叶蔓先自我介绍:“你们应该是爱玲介绍过来的吧,我是老师傅家电的叶蔓。爱玲应该跟你们说过了,咱们店里需要两个临时翻译。”

两人连忙点头:“对,叶厂长,黄同学说过了。”

“那你们先介绍一下自己吧。”叶蔓抬了抬下巴,笑道。

两个女学生一个叫熊娟,一个郑红英,分别念大三和大四,第二语言学的是日语。

了解完两人的情况后,叶蔓将复印回来的资料,每人给了一份:“这是我们厂需要的说明书,麻烦你们帮忙翻译一下,尽快给我好吗?一会儿我先让会计支付给你们一百元的定金,剩下的一百块,翻译完成之后给。如果大家合作愉快,以后再有这样的工作,我也找你们。”

两人捧着资料,见第一页都是一样的,有些纳闷。郑红英问道:“咱们俩各自翻译一份吗?”

“对,你们自己翻译自己的。”叶蔓点头道。

两人对视一眼,明白了,这也是考验。

叶蔓没管她们怎么想,毕竟她也不懂日语,身边也没人懂这个,肯定不能相信某一个人,让两个人都翻译,到时候做比较也能看得出来,谁翻译得更准确,至于为此多花点钱,那都是小事,关键是不能耽误了工作。

……

向科长办事挺积极的,翌日上午就给叶蔓打来了电话,说跟百货公司的薛总约好了,下午两点在茶楼碰面。

叶蔓一口应下,处理完上午的工作,吃过午饭就去了茶楼赴约。

第二次跟薛总见面,薛总的态度明显变了一些。

他起身跟叶蔓握手说:“叶厂长,又见面了。”

中间人向科长纳闷地看着他们:“你们认识?”

叶蔓避重就轻地说:“有过一面之缘。”

想必今天见面的目的,向科长已经跟薛总说过了。因此落座后,叶蔓也没绕弯子,直接开了口:“薛总,今天特意将你约出来,是想跟你商谈咱们老师傅洗衣机进百货公司的事。”

薛总很给面子,放下茶杯道:“胡厂长那边已经给我打过招呼了。他们双缸半自动的洗衣机退出我们百货公司,叶厂长真是好手段啊。”

这话他是真心实意的,去年见面的时候,他还没太把老师傅家电当回事呢。可这才短短半年时间,老师傅家电就在省内家电行业掀起了狂风巨浪,得罪了两大家电巨头,但仍然活得好好的,而且还让两个大厂吃了闷亏。

因此,哪怕是胡厂长不提,他也是准备安排下面的人私底下接触一下老师傅家电。

虽然老师傅家电的产品目前还比较单一,利润也比较低,可架不住出货量大啊,在同阶产品中,几乎可以说无敌手。去年拒绝老师傅家电后,他们百货公司的低端彩电,销量明显下滑。

叶蔓也察觉到了,薛总今天的态度比第一次见面好多了。

她笑道:“薛总过奖了,我这也是没办法,单位要生产,职工要吃饭。”

向科长见他们越说越远,赶紧将话题拉了回来:“既然大家都有意,咱们商量一下,早点将合作的协议定下来吧。”

“向科长说的是,薛总,咱们老师傅家电是非常诚心想跟百货公司合作,我给你最低的供货价490元,你看如何?”叶蔓将厂里核算过的出厂价报了出来。

这个价比奉河市洗衣机厂以前的报价都要低40块,难怪老师傅家电敢在电视上放话他们的货只卖548呢。

薛总沉吟片刻说:“叶厂长,你们广告已经打出来了,只卖548吧,你这个出货价,咱们的利润实在是很有限啊。”

叶蔓笑了笑说:“薛总,咱们这款洗衣机就是走低端牌子的,主要就是走量。我这价格已经是最低了,不信你问问,周边省份,没有哪个厂能够给你这个价,当初要有人能给我这么个价,我都不拉生产线了。薛总,咱们老师傅家电是非常有诚意要跟百货公司合作的,不然我也不会什么都没要,独独跟胡厂长提这么一个要求。”

这话把薛总捧得很开心。

去年他拒绝了叶蔓,今年叶蔓还想方设法要跟他合作,这说明老师傅家电重视他们百货公司。

薛总很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的感觉。

向科长也在一旁撮合道:“是啊,咱们都是搞家电的,薛总,你看这工人工资、油费、原材料成本一直在上涨。叶厂长这个价格真的是很低很低了,他们是非常有诚意的。”

“行吧,不过叶厂长,你们厂里除了洗衣机还生产彩电吧?”薛总一副不知道的样子。

叶蔓一听就明白了,薛总这是想将彩电一块儿引进去,但又不好意思主动开口,毕竟他当初可是拒绝过老师傅家电的,今天要是主动提出采购彩电,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爱面子的薛总可做不出来。

她当即给了薛总一个台阶下:“是啊,咱们老师傅家电目前主要生产14寸的彩电,在市面上非常受顾客欢迎,薛总,百货公司也引进一些试卖吧,要是卖不掉,算我的,你退给我,成吗?”

薛总见叶蔓绝口不提去年的事,一副很想合作的模样,很是受用:“也成,这样吧,我让采购经理跟你们联系,早点把合同定下来。”

有他这句话叶蔓放心了:“好,那我明天带律师去百货公司,咱们将合同签了。”

薛总骄矜地点了点头:“可以。”

送走薛总后,叶蔓回头对向科长说:“今天的事真是太感谢你了。”

向科长可是帮他们老师傅家电说了不少好话,不然事情不一定这么顺利。

向科长摆手:“小事情而已,叶厂长言重了,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互相帮助嘛。对了,你昨天说要采购其他款式的冰箱,考虑得怎么样了?”

叶蔓摁了摁额头,不好意思地说:“这两天事情太多,我都没来得及调查。”

向科长点头表示理解:“那你今天有空吗?对面就百货公司,咱们去逛逛,争取今天将事情定下来。”

叶蔓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向科长这工作也太积极了吧。不过就在眼前,逛一逛也好,省得她还要特意再跑一趟。

“好啊。”

两人一起去了百货公司,专门逛冰箱那一块儿,重点看畅销的款式。

逛完了百货公司,又去甲天下的一家门店,还有两家冰箱经销商那里转了转,大致搞清楚了目前市面上奉河市冰箱厂卖得比较好的几个款式和价格。

回到老师傅家电,叶蔓将做满记录的小本本拿了出来,将几个重点款式画了圈,然后推给向科长:“你看看,这几个款式可以吗?先在我们老师傅家电的三个直营门店销售,前期可能货不是很多。至于经销商那一块儿,回头我安排人跟他们联系,看他们是直接进货,还是顾客先订货再采购。”

“先订货再采购?”向科长琢磨了一下这个方式,感觉挺新鲜的,问道,“跟你们现在搞的预售是一样的吗?”

叶蔓摇头:“不是,预售是因为现在咱们的货不够,才会采取这种方式,拖延交货时间。你们冰箱有的是货,不存在这个问题。向科长,咱们都是老熟人了,我跟你说实话,我们老师傅家电的经销商大多分布在小县城,市民的消费能力有限,对中高档冰箱的需求量比较少,所以前期大规模地送货过去,如果卖不掉光是这一来一回的运输成本就不是小数目。所以我更倾向于,咱们做个海报,放在经销商的店里,如果有顾客愿意购买更贵的冰箱,等顾客下了单,咱们再送货过去。这样能够避免无效的浪费,等过阵子,如果某一款冰箱在某些店卖得比较好,就可以适量囤货了。”

向科长听完之后表示:“叶厂长你这个办法挺好的,虽然慢了点,但节约成本,我没意见。”

“好,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前期这些款式的冰箱,我们的拿货量可能不是很高,还请谅解。你将进货价报给我吧。”叶蔓笑道。

向科长提笔在几款冰箱下面写下了价格。

叶蔓看了一眼,啧啧两声:“看来还是要搞中高端产品才赚钱啊。”

向科长的报价每一款都比市场上销售价格低了好几百块。就拿135升双开门的冰箱来说,市场价在一千五百块左右,但冰箱厂的出货价在一千一左右,三开门的冰箱拿货价跟销售价格更是差了五六百元。

这卖出去一台,抵得上他们卖彩电、洗衣机好几台的利润。这还只是中端产品,要是进口的,那人家卖一台,抵得上他们卖几十台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叶蔓想买新的生产线,向中端冲击的原因。

向科长挠了挠头:“这些没便宜的好卖啊。”

“成,咱们就先这么定了吧,回头签个合同,但向科长,这次的数量我可不敢跟你保证哦。”叶蔓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