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哥成亲(2 / 2)

燕明轩回想起来,当初因为落榜弄成那样,也有自己的原因。

国公府的担子他会挑起来的,这回回来之后,先回书院,然后准备成亲,成亲之后就不像以前那样成日待在书院了。

书院也有这样的人,白日上课,晚上回来。

沈氏看燕明轩这样,也就放心了,他当初去游学,总是这儿待一阵那儿待一阵,写信都收不到。

如今终于见到了,人好好的,她心才踏实。现在就挺好的,不是每个人都是特别聪明,一考就中。

燕明荞对着兄长笑得极甜,“大哥可算回来了,我可想大哥了。”

燕明轩给明荞带了礼物,他这一路没赚多少钱,花花用用剩的并不多,用母亲妹妹给的银子买东西也不合适,给家人带的礼物都是用他自己做工赚的钱。

他买的也只是很小很小的东西,有点担心妹妹不喜欢。

燕明轩把东西从袋子里掏出来,燕明荞眼睛却亮了起来,“小鸟!怎么翅膀还会动啊!”

燕明轩拿出来一只刷了颜色的小鸟,看着可机灵了,翅膀放下的时候颤了颤。

是会动的。

燕明荞的娃娃不少,什么小老虎然后小瓷人,还是头一回见会动的。

可真有意思。

翅膀能动很大的幅度。

燕明轩见妹妹喜欢,松了口气,“你看它尾巴下面有一个发条,拧一下就能翅膀动,嘴巴也跟着动,但是不会叫。”

不会叫也好啊,比什么都不会的鸭腿好多了。

燕明荞多了个宝贝,心里高兴得很,“谢谢大哥,这个我很喜欢。”

燕明轩道:“妹妹喜欢就好。”

燕明荞回屋玩小鸟去了,她知道大哥和母亲肯定还有话说。

燕明轩回来了,晚上去寿安堂陪两位老人吃了顿饭,宁氏还是很看重这个长孙的,见他瘦了不停地给他夹菜,“多吃些,看你在外面都瘦了。”

“祖母祖父也多吃些,”燕明轩明显感觉,祖父耳朵眼睛都不如从前了,有时候说话,要重复两三遍才能听清。

走路没之前稳当,白头发越来越多,两年前头发还是黑白各占一半,如今只能从白发中找黑发了。

在越朝,老国公这样的已经能算高寿了。

过两年就是六十大寿,燕明轩希望长辈们都长寿安康。

老国公说了他几句,“明烨这回也考上了,你出去一趟,回来收收心。”

燕明轩没解释他出门都做了什么,只点了点头,“我明白。”

燕明轩回来之后府上也没有多热闹,他要去书院,还要准备婚事,整个人忙得团团转。

燕明荞则是趁放假的时候去人牙子那儿看了看。

那个卖身葬父的姑娘已经不在了,不知被谁买走了,燕明荞没问,反正也不关她的事。

她又买了四个婆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问过牙行的人,品性都不错。

多了四个人,作坊就能转得开了。

燕明荞记着大哥的婚事在下个月初九,是请人算的黄道吉日。

那天燕明荞也正好放假,母亲交给了她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活,就是穿得红红的,去新人床上滚一圈儿,然后会给她包一个大红包。

这是习俗,成婚的新人找一对小孩儿压床,最好找那种很聪明的,多是结亲两家一家出一个。

燕国公府就是燕明荞来了,安阳侯府的那个小孩儿燕明荞还没见过,母亲和她说,要坐在新娘的嫁妆被子上,得前一晚过去住。

这是越朝的习俗,如果这样能让以后的小侄子或是小侄女聪明,燕明荞当然乐意去住一晚了。

一点都不是为了红包。

婚姻嫁娶是很大的事,尽管燕明轩出门游学,但是逢年过节该走动的礼从没少过,而且沈氏把燕明轩住的院子重新修葺了一番,就是为了给嫂子住。

燕明玉对此倒是没什么看法,她们做生意还带着燕明轩,许静姝进门,对她们应该会很好吧。

如果是个聪明人,不冲情分,冲着银子也该把长嫂该做的做好。

安阳侯府家底多少她不知道,但每月光分给燕明轩的银子就有六七百两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燕明玉估计,这个银子等许静姝进门之后,沈氏肯定会给她。不然等以后翻出来,就是夫妻俩之间的隔阂。

六月初九成亲,燕明玉感觉自己也无师自通了宅斗法门,尽管不会算计,但很多关系能看明白了。

她的婚期订在了明年四月份,还有不到一年,她就要去镇北侯府住了。

她可不希望,在燕国公最后几个月,还有乱七八糟的事。

燕明玉还是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只要不愁吃不愁穿,每日有话本子看,她就知足了。

最好下面人省心一点,她不想操心。

来到这个世界也快两年了,时间过得的确快。

六月初,天越来越热,每天太阳高高挂着,燕明荞穿上了最薄的夏装,可还是热。

六月初八,她被送去了安阳侯府,跟着两个丫鬟,带着明儿要穿的新衣裳,直接住到了嫂子屋里。

许静姝今晚睡不了几个时辰,她把床铺收拾好,一会儿燕明荞好睡。

“晚上想吃什么,嫂子这儿的厨娘有几道拿手好菜,做给你吃好不好?”

许静姝摸了摸妹妹的脑袋,明儿就成亲了,自然能改口了。

她很喜欢明荞,漂亮,而且没什么娇小姐的脾气,这么乖的姑娘,谁能不喜欢。

燕明荞在安阳侯府吃得中午饭,一桌人都给她夹菜,她都吃不过来了,现在和嫂子待着,她想等一会儿再吃,“晚点吃行吗,我肚子还不饿。”

许静姝笑着道:“当然行啦,你想做什么就和丫鬟说。”

看见燕明荞,许静姝心里没那么紧张了,第一回 嫁人,总归是不平静的,但国公府能养出明荞这样的孩子,就意味着不错。

因为燕明轩落榜,家里也不太满意,当初本来就说好了,也知道明轩功课如何,但总想着跟别人比,看谁未来的夫婿考中了,要做官了。

连着和燕国公府相处都远了几分。

当初沈氏请她去赏菊,就是因为这个没去。

后面燕明轩也不在家中,她母亲觉得燕国公府慢待了他们,就不让她出门,说是在家学规矩养性子,其实就是想给燕国公府脸色看,可是亲事都定了,许静姝还是担心燕明轩心情不好,担心他在外面出事。

这要是被她母亲知道了,定要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现在马上要成亲,前阵子燕明轩也来府上了一次,母亲那会儿是不敢给脸色瞧,所以这数月,就她自己跟自己生气了。

本来考科举就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她的兄长都没考上,母亲为何不比这个。

亲事都定了,也没反悔的可能,许静姝就希望燕明轩人能好好的。

“明荞,你大哥出去,可带了什么人回来?”

燕明荞眼睛转了转,“嫂嫂没问大哥吗?”

许静姝今晚要沐浴,头发散着呢,“他回来就来过一次,虽然定了亲,也不能说太多啊,我哪儿记得问。”

会不会带个丫鬟回来,又或是出门遇见别的姑娘了,那……

燕明荞叹了口气,“嫂嫂你平日看得话本子多不多?”

许静姝心虚地移开目光,“怎么问这个?”

燕明荞道:“这些看看就行了,但上面的故事不能信的,这些是杜撰写出来的。大哥出门,连银子都没多带,就是为了游学,体会人生百态,每日光吃饭都成问题的。他的小厮都被赶了回来,怎么可能再带人回来。”

许静姝干笑两声,又有点高兴,“这样呀。”

燕明荞算是知道了,“大哥院子里的丫鬟不多,平日在书院不怎么回来,他也不怎么花钱。”

许静姝揉了揉脸,又揉了把燕明荞的小脸,“鬼机灵,我可没问这些。”

“我们府上每五日请一次安,祖母那边一个月一次,但平日里可以去看看,父亲的妾室不算多,平日都在自己院子。其他人,等嫂嫂进府就能看到了。”

许静姝也就见过明玉明荞,当初定亲,其他的弟弟妹妹没有认全,但看明荞话里的意思,在燕国公府,母亲最大。

她没别的想问的了,看了看妹妹的肚子,“饿不饿?”

燕明荞又摇了摇头,“若是下回再来,可不能这么给我夹菜了,我都吃不完。”

许静姝歉然道:“好好,是我没顾到你。”

燕明荞道:“也不是,因为就属嫂嫂你给我夹的最多。”

许静姝想笑,但忍住了,“下次不会了。”

燕明荞又道:“不过也很好吃就是啦。”

燕明荞又问:“嫂嫂,明儿和我一起压床的是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