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2)

外头吵杂声不断,先是苏蓉和张婆子的,紧接着这两人惊呼,接着应该是亲卫发声了,声音不高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就是颜氏大怒的尖叫。

苏瓷皱了皱眉,揉揉额角,立即站起身出去了。

“夫人,夫人。”

亲兵见她,纷纷问安,苏瓷问了问,原来是颜氏是要套车去接颜姨娘。

颜姨娘还在南郊庄子里住着。

今早原来抱怨连连的颜氏,一见暗道也安静下来了,大约她心里也明白事情恐怕有点大了,立即安静如鸡,之后一直非常配合,直到到了庄子。

要是颜氏最惦记的人,她姐姐绝对属于第一梯队的一员了,到了地方,苏蓉才有点忐忑问发生了什么事,能说吗,亲兵就隐晦说了说城中有变。

城中有变,甚至得事先转移家眷。

颜氏一听登时急了,这怎么能忘了颜姨娘呢?她姐姐还在南郊庄子啊,距离阳都城也就二三十里路!

不行,她立即叫人套车去接。

但亲兵们并没有听命行事。

颜氏大怒,要亲自去,被阻拦,于是就爆发了争执了。

颜氏往外闯,亲兵也不敢伤她,只硬拦着,苏蓉帮忙拦,被推搡在地,她一扑,捂着腹部痛苦着皱起眉头了。

颜氏把其中一个亲兵的脸都抓出几道红痕,现场乱七八糟的。

苏瓷眉心一皱,赶紧命人扶苏蓉起来,不是吧不是吧,这痛苦样儿别是怀上了,可千万别出事啊,“马上去叫刘大夫来,扶二少奶奶回房!”

她眼神凌厉盯了颜氏身后的冯婆子并一众手忙脚乱的婆子侍女一眼,厉喝:“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老夫人扶进屋!!”

婆子侍女如梦初醒,立马找到主心骨,冲上来七手八脚把颜氏拉住,这才把几个龇牙咧嘴的年轻亲兵解救下来。

颜氏大怒:“苏氏,你敢忤逆?!”

苏瓷嘴角抽了一下,这女人可真会扣大帽子啊,她很想说,你儿子正在外头拼命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知道,这您晓得吗?

但她没有说,只道:“大公子在外不易,我们不能给他助力,但也绝对不能给他拖后腿。”

颜氏急道:“你姨母还在升平乡庄子啊!这怎么能落下她呢,行,我不去,那你赶紧让人套车去把她接过来啊!”

苏瓷吐了口气,缓声道:“母亲,这个庄子是个秘密据点,事情有结果之前,是不能允许外人知悉的。”

“外人?你姨母怎么就外人了?!”

这句外人真的一下子激怒了颜氏,她又急又怒,这里距离升平乡庄子还有好几十里的地呢,这现在赶去都不知来不来得及!

颜氏勃然大怒:“苏氏,你去是不去?!”

“好,好,行!你不去我去!!”

但不管她怎么好说歹说,缓声大怒,苏瓷就两个字,不行,颜氏要撒泼往外冲,可苏瓷态度十分强硬,直接命人拦住:“母亲,你放心好了,没人去找姨母麻烦的。”

她理解颜氏对亲姐姐的感情,正如大家都知道杨延宗对他这位姨母无甚感情一样,颜姨娘出事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颜氏气得脸都红了,她用恶狠狠的目光瞪着苏瓷,这是婆媳两人第一次正面杠起来,“好,好好!苏氏,你给我等着!……”

颜氏狠话还未放完,杨重婴旋风般刮了进来,恨得直接就一巴掌将颜氏扇倒在地!

“蠢妇,贱人!你这么想你姐姐是吧?那老子给你休书一封,你寻她过去吧!!”

杨重婴恼得恨了,拽起颜氏的头发狠狠又是几个耳光!

打得真爽啊!

苏瓷心里暗爽,但眼见有几下了赶紧使个眼色给阿正,让带人扶住杨重婴赶紧分开两人。

杨重婴身体不好,他当初的伤熬得太久了,留下病根,去年年底旧疾复发,告了假一直在家里躺着,好不容易年后才下得来床,但身体仍然很虚,这湿冷天裹了两层大毛斗篷,一路快车过来他很疲倦,刚躺下就得到报讯,气得他简直要死。

“贱妇,蠢货,不知所谓的东西!”

杨重婴指着颜氏破口大骂,当着所有儿媳亲兵下人大夫的面,他已经一点脸面都不想给对方留了!颜氏崩溃气恨,反过来想扑打杨重婴,最后被匆匆赶来的张婆子等人合力一起拉进屋里,这场闹剧才算暂告一段落。

苏瓷赶紧对杨重婴说:“父亲,你赶紧回去歇歇吧!”

实在他脸色涨红额头渗汗,这种天气可不是开玩笑的,后头赶来的陈氏也劝:“是啊大哥,你快回屋吧。”

苏瓷连忙指挥人扶:“回去把火龙烧旺点,记得伺候老爷擦汗更衣后再睡下,快去吧。”

赶紧把杨重婴送回去,守在门外等着里头料理完毕,苏瓷才和陈氏转了出来。

离得远,右边院子也安静下来了。

苏瓷揉了揉眉心,站在山坡上,举目远眺山麓下土黄微微泛绿的平原。

她心里其实挺担心的,除了担心杨延宗,还有她爹和她姐姐。

她爹就不说了,作为杨延宗的心腹之一,没病没痛肯定参与行动的。

至于她姐,整个侦查小队都在其中,她坚持同往:“我当然一起,不然我成什么人了?”

苏瓷只得让她去了。

已经快两天没音讯了。

和杨延宗一样。

整得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苏瓷翘首在山坡踱步了许久,正在阿康的劝说下要回去,谁知阿康却忽然抬头,紧接着她也听到脚步声,蹬蹬蹬急促的脚步声,有人来了!

来人是个很脸熟的侦查小队队员,阿康一见,急道:“大飞,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算算时间,肯定没这么快有结果,那是有什么重大转折吗?

大飞面色凝重:“至辰初,主子率兵与黄得卫部激战,后者没有中计,我们的人有陷入围攻的趋势!”

他是负责给这边报讯的,以便随时撤离的,这是第一个消息,一个并不好的消息。

苏瓷心登时一沉。

陈氏一晕,蹬蹬倒退两步,苏瓷竟骤不及防,被拉得差点趔趄,她站定,勉强笑笑。

“别慌,别急!他可以的!!”

“未到最后一刻,都不许慌张!听见了没?!”

苏瓷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相信,她相信杨延宗可以的,别慌,别急。

想是这么想,但心一阵紧,心弦禁不止绷紧起来了。

……

杨延宗确实一度艰难。

事情一开始并不算顺利,黄得卫能当上御前禁军大统领,肩负整座皇城的安危,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这是一块超硬的骨头。

而杨延宗由外而内,又有人手所限,确实曾一度极之危险。

老皇帝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用杨延宗和季元昊,但也从未放松过警惕,老皇帝密切监视着左右卫。

杨延宗深知,故而他并未动用左卫,用的都是多年的老心腹部下青锋白隼等营,由坤氏协助,完成伪装调防。

夜寒如水,该处理的都处理完毕,杨延宗率部悄然抵达行宫西侧数里外的御河下游,他挥了挥手,诸心腹部下及杨延信杨延贞等人立即率部潜行下水。

通道已经打开,由御河潜入行宫外围,待逼近禁军,旋即发动攻击。

行宫的御河,得益于汤泉地热,并不会结冰,并且气温会比阳都城内高上不少,只是杨延信的脸色却有些发青,他紧张的。

杨延宗低喝:“镇定些!”

杨延信捏了捏拳,用力点点头,跟着杨炎贞后面下了水。

诸部无声潜行,而杨延宗等了大约小半刻钟,估摸距离差不多了,立即翻身上马,他一身甲胄,有些烟尘血迹,杨延宗明面负责的差事是率左卫军拱护大西岭最外层的南边诸道。

杨延宗率数骑,快马奔进行宫,离得远远,瞭望兵甲见是他,忙叫人开门。

“怎么回事?!”

他匆匆而去,很快与黄得卫见面了,杨延宗沉声道:“不好了,坤氏意图不轨,南边刚遭遇突袭,左卫有叛将数员,大半兵士哗变,左卫不敌,叛军已逼近行宫!”

黄得卫大吃一惊。

这时,宫外果然一阵隐约的呐喊马蹄声!

南边是个大敞口,声音很聚,按照声动估计,那大约也就七八里地了。

杨延宗素来冷淡的面庞染血,目光沉沉,眼角余光却紧紧盯着黄得卫。

黄得卫麾下三万御前禁军,西侧有一万,而杨延宗这边兵力不及,他的目的是调走黄得卫三分一的兵力。

一旦黄得卫中计,他已安排人手抢夺宫门,他的人旋即自御河杀上,预计一个时辰内能解决战斗!

黄得卫原来是信了的,已经下令副将立即点三千兵甲去援,可他到底是个心思敏锐了不得的人物,虽然匆忙惊肃,但不知为何,余光瞥见远处波光粼粼没有结冰的御河时,心里不由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