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1 / 2)

这个消息对庆川官员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心情本就烦躁的陶建华气得破口大骂:“狗日的葛家军, 又不做人,咱们庆川是刨了他葛镇江的祖坟吗?”

其他人也莫不紧皱眉头。

少许,年纪最大的尤劲松问道:“大人, 这难民大概有多少?”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陈云州怕吓到他们说了个模糊的数字:“少则几万,多则一二十万吧,具体多少现在还不清楚。”

就这个已经往少里说的数字仍旧让大家吃惊不已。

要是几百几千难民, 他们庆川收也就收了,大家又不是没收过。

但这么多, 还是不少身上都带着病的, 很多官员当即表态。

“大人, 那咱们不能接收。这么多的难民,咱们接收会出乱子的。”

“是啊,我们庆川现在总共也就不到两百万人,除去老弱妇孺,青壮年男丁也只有几十万, 这若是一下子涌入一二十万的青壮年,还带着病,这……万一在庆川传开, 咱们庆川百姓怎么办?”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点头。

陈云州看着众官员道:“诸位大人的顾虑都非常有道理。只是, 这么多的人涌入庆川,咱们不收要拦吗?如何拦?派大军去强行阻拦, 若敢越界的杀无赦吗?”

“即便是用铁血手段镇住了他们。可两州相邻的地方多了, 我们还能在两州交界线上全布置人手吗?”

众人无言以对。

虽然他们基于现实的种种考量, 不想收定州难民, 但他们也不是那等凶残嗜杀之辈,让他们下令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可怜难民动手, 他们这些人也做不出来。

陶建华见没人说话,站出来道:“陈大人说得是,既然不能杀,也拦不住这么多人,不若在两州交界处安置这批难民,把主动权掌握到咱们手中,以免这些疾病在庆川传开,波及到庆川百姓。”

两州交界处距离庆川城还有一两百里,那倒是不用担心庆川城中百姓感染。

不少官员松了口气,道:“若按陶大人所说的办也行。哎,只是这赈灾的钱粮怕是只能咱们庆川出了。”

“我从工坊里拿一半的钱。”陈云州开口揽下了大半的责任,“既然诸位大人都没意见,那咱们就来分工。戴指挥使你回去从军中自愿征召一千将士前去维护秩序,谭雄你召集城中的大夫,商量一下治疗这些疫病的药方,再准备一些相关的药物,郑先生你负责筹措粮食……”

陈云州一一下令,从帐篷、饭食、药物到人员都一一布置了下去。

不过人员陈云州没安排太多。

虽然这些灾民很多感染了一些疾病,但也有一部分健康或是病得比较轻的,这些人可以出来承担一部分建设基地,照顾病人,洗衣做饭等工作。

一来可免去太多健康的百姓过去被感染,二来也能让轻症患者和健康人有事做,不至于无所事事,生出事端。

看陈云州只安排了几千人,在场官员都松了口气,这点人还动摇不了庆川的根基。

因为时间比较急迫,布置完,大家就各自离开去办自己的事了。

陈云州坐在厅堂中没动,他打开了系统,拥护值一百六十二万了,距两百万还差三十八万。只要有这三十八万,就能兑换《疫病论》。

这本书陈云州还没打开就知道,肯定是关于各种瘟疫、传染病的。

现在他非常需要这东西,可他手里的拥护值不够啊。

真是拥护值用时方恨少。

暂时没有一口气积攒三十多万拥护值的办法,陈云州索性关上了系统。

他虽然不是学医的,可作为一名经历过疫情的现代人,他对传染病的防治还是基本了解一些。

首先是要消毒,其次是不同症状的病人分开安置,还有不要喝生水,不能随地大小便吐痰,保持卫生,灭蚊灭鼠等等,消灭感染源,防止病毒扩散。

如果有因病去世的患者,尸体最好焚烧,以免继续传染。

在没有消毒水、酒精的时代,地面、厕所等地方可以用生石灰消毒,衣物、碗筷、医疗器具等可以用开水消毒。防止传染还有个最便捷的办法—— 戴口罩。

陈云州一一将这些罗列出来,然后又修改了两遍,再摘抄一份,随信一同送去兴远。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军师透露,葛镇江的目标可不止是庆川,还有兴远。

尤其是现在才逃出定州的难民,距兴远更近,很多可能被故意引去兴远。

所以兴远也要早些在长泰县建一个难民收容所,防止灾情扩散,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亡。

通知了兴远后,陈云州叫来乔昆,让他用细布做一批口罩:“就按这纸上做,尽量多做一些。此外,再给我准备一批火、药。”

光有粮不行,还得有足够的武力值。

这批难民中诚然大部分都是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但里面肯定也混杂着一些混混恶霸之类的。这些人好逸恶劳惯了,得谨防他们借机生事。

火、药的威力足以震慑住这些家伙。

乔昆听到这话有些吃惊:“大人,您……您是打算亲自去吗?这也太危险了,不若让小的代您去吧。”

“可能要杀人的,你镇得住那么多人吗?”陈云州挑眉笑问道。

乔昆还真没杀过人,他咬了咬牙:“小的,小的可以学。”

陈云州摆手:“行了,你的忠心我明白。但这事你处理不了,你做好后勤,当好工坊的大管家就已经是帮了我大忙了。而且瘟疫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多注意,问题不大。”

他年轻力壮,又常年练武,身体素质比普通人好多了,感染的概率不大。

而且他想尽快兑换《疫病论》,就得亲自走这一趟,别人去效果没这么好。

庆川因为一直处于半备战状态,药物、粮食之类的,早就囤积了不少,这些东西其实不用特意准备,所以当天下午物资就集齐了一半。

陈云州决定先带着这些物资去兴远、怀州、桥州三地相邻的曲安镇,疏散当地百姓,建营地,以便安置后续到来的定州难民。

郑深听说他要亲自去,连忙阻止:“大人,这事太危险了,不若让我去吧。”

陶建华也道:“是啊,大人,庆川府不能没有您,让下官去吧。”

陈云州抬手制止了他们:“我身体比你们俩好,我去更合适。此外,我还有个想法,要跟你们商量。这次过来的难民恐怕不止一二十万,这么多人,我们庆川短期内也没法消化,我想将他们带回定州。”

陶建华倒是没意见:“可他们能愿意吗?”

“为何不愿意?我带他们回去重建家园,将定州的土地全部分给他们,只需自己耕种,不许租卖,以防他们的土地被地主、官宦给夺走。这样他们还不愿意吗?”陈云州反问。

土地对这片大地上生活的农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陈云州希望耕者有其田,百姓不用再承受双倍的剥削,但庆川、兴远这些地方没有大的动荡,很多土地属于私人所有,他不能抢了别人的土地分给百姓。

但现在定州正好有这个条件。

不破不立,定州洪灾,死伤无数,还有很多人逃离家乡,田产房屋都已经被洪水淹没,成为无主之地,正好分配。

如果定州能够成功,等得他日收回了桥州,也可将那些被葛家军占据的土地、还有举家逃亡或是死绝的土地收归官府,然后分给无地的百姓种植。

百姓只有耕种权,没有所有权,不能租赁买卖,也就防止了他们这些因自身或是外在因素失去土地,重新变成佃农。

郑深和陶建华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惊世骇俗:“大人心善,只是这事朝廷恐怕不会同意。”

“他们同不同意不重要,当初他们既已抛弃了定州,抛弃了这数百万百姓,那以后定州的事,他们说了不算!”陈云州背着手,眼睛望着窗外,语气格外的平静。

但这平静中却透着一股惊心动魄的震撼。

陶建华咽了咽口水,惊讶地看着郑深,他们还没提呢,大人就自己想通了?

这……这也未免太快了吧。

陈云州回过身,看向二人:“两位大人怎么看?”

陶建华愣了下,忽地下跪,拱手行了个大礼,激动地说:“属下愿追随大人。”

郑深也跟着跪下行跪拜大礼。

如此郑重,已是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两位快快请起,我们之间无需行此大礼!”陈云州将二人搀扶起来,叹道,“这次我准备拿下定州,不会归还给朝廷了,如此下去,朝廷怕是容不下我了,因此我们得早做准备。”

从朝廷水淹定州这消息传出后,陈云州心里就憋着一股火。

他想了许多,如果他救助了定州百姓,又将定州还回去给朝廷,岂不是又将定州百姓推入火海中?

朝廷能舍弃定州一次,就能舍弃第二次。

而且不光是定州,他们庆川也一样,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能被朝廷放弃。

他不能将自己,将庆川无数信赖他的百姓,友人,下属们的身家性命都交给这个腐烂到底的朝廷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