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2)

五月底, 陈云州回到定州,从定州、怀州、兴远三地共抽调了共计八万兵力,由童敬领军北上, 与葛镇江交接。

大军驻扎在距吴州城以南五十多里的北斗县。

陈云州奔赴北斗县与童敬汇合, 几人交流了一下情况,商议后提出了两点。

这次交接他们第一要防备葛镇江给他们挖坑。虽然是交易,双方都谈好了价码, 但葛镇江跟他们的恩怨不小,这次也是不得已才让出吴州, 心里肯定有怨言, 搞不好会摆他们一道。

对此, 陈云州的提议是正式交换前,让葛镇江第一批撤出吴州,让重兵盯着,一旦城内有变就拿下葛镇江作为人质。此外,先入城的将士, 首先掌握各城门等要地,然后地毯式将城中搜查一遍,以防葛镇江在城里留下了后手。

第二则是要防备贾长明的偷袭。

双方加起来十数万大军的交接, 规模这么大, 时间也会持续半天左右,肯定瞒不过西北军的探子, 贾长明知道了, 不会放过这么个好机会。而且这期间, 葛家军还可能反水, 掉头对付他们。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贾长明无暇顾忌到他们。

童敬提议:“我们派骑兵去骚扰贾长明的大营如何?这样可牵制住他们的注意力。”

这个提议也可以,但有个风险:“贾长明得信之后, 肯定会知道我们骚扰他们大营的目的。万一,他放弃大营,孤注一掷带兵拦截,不让我们入城呢?这个计划有些冒险,让我去将贾长明引走吧。”

“你……少主,这会不会太危险了?”童敬有些担忧。

陈云州轻笑道:“不危险。我邀请贾长明在吴州以西的祥宁镇见面,至于理由,就说我们庆川军当初也是为了自保,其实无意与朝廷为敌。当初若不是传召的太监语气太张扬,还说回京让我吃不了兜着走,咱们庆川军也不会跟西北军打起来,我不想与朝廷为敌,有意投效朝廷,想请他做个中间人。”

“这事要是成了,贾长明肯定会裂土封侯,这样好的立功机会,他不会放过的。”

“不过为了防止葛家军这边走漏消息,此事不能与葛家军提前商量好。得等贾长明出发后,你们直接与吴州交换,若是葛镇江不同意,那就直接毁约你带兵退回北斗县。若是他答应,可送两门咱们淘汰的火炮给他们。”

庆川的火炮已经进阶到第二个版本了。

新的火炮比旧的更轻巧,射程更远,火力更强,杀伤力自然也更大。

老的就没那么有用了,正好淘汰给葛镇江,不然放在仓库里也是浪费。

而且火炮好仿制,但里面的弹药比例就没那么容易弄了,所以即便给了葛镇江,短期内他连残次品都搞不出来的,等他能仿制了,庆川军的火炮估计已经升到第三四代了。

童敬点头:“好,不过,少主您注意安全,咱们派兵盯着,提防贾长明带兵偷袭您。”

陈云州没反对,他还安排了上百名斥候,盯着贾长明大营的动静,如果贾长明不讲武德,那就只能让他白跑一趟了,虽然最后注定也是白跑一趟,但中间好歹还有些希望不是。

六月初六,烈日炎炎,距贾长明带兵攻打吴州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段时间,贾长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歼敌数万,曾有两次差点攻破吴州城门,一次吴州用火、药出其不意暂时挽回了局面,一次是三天前,突降大暴雨,导致贾长明功亏一篑。

贾长明差点气死,这老天爷也未免太偏帮葛镇江那狗东西了,什么时候下雨不好,偏偏要在他们快攻入城时下暴雨。

不过六月天娃娃脸,这事也没法控制。但他就不信了,葛镇江还能次次都这么好命?

因为这一战打得太久,损失也不小,贾长明打算休整一段时间,让伤员养好伤,士兵喘口气放松放松,此外再补充一批攻城器械,再挑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对吴州发起猛攻,争取一鼓作气拿下吴州。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信。

贾长明先让人检查了一下信,确认里面没什么危险的玩意儿,这才打开。

看完后,贾长明将信将疑,真的假的,陈云州有意投靠朝廷?他怎么那么不信呢?

陈云州现在可是占据了十一个州,差不多是大燕三成的国土面积,这时候他还舍得放手?

但要说陈云州有什么阴谋诡计吧,贾长明也看不出来。

因为陈云州说的祥宁镇距他的大营更近,距陈云州管辖的定州远多了。

不管陈云州是从仁州过来,还是从庆川过来,都得走好几百里,对方也犯不着耍着他玩。

而且信的末尾,陈云州还表示,只要贾长明派人过去探查,他可送火、药一百斤,如果贾长明愿意见他,他会送贾长明五门火炮。

贾长明早就觊觎庆川的火器了,看到这一条哪还坐得住啊。

他召来几个心腹,将信递给他们:“你们看看,这陈云州到底在耍什么花样?”

周勤最先看完,他笑呵呵地拍马道:“将军,陈云州肯定是眼看咱们要拿下吴州,威胁到定州和怀州,所以怕了吧。都说庆川军厉害,但他们可没主动攻打过谁,拿下的城池大多都是用那种不入流的手段搞到手的,正面作战,只怕没什么战斗力。”

这话还真有一点道理,哪怕是葛家军在庆川手底下吃了亏,但那也是他们主动攻打庆川。

另一个将领也说:“周指挥使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要提防他们是针对贾将军。末将提议,双方只能带最多二十人做护卫,约见的地点,双方都要提前派人勘察过,以防他们设陷阱引将军过去。”

“将军,末将愿前往与庆川军交涉。”周勤主动请缨,“末将会想办法打听打听他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贾长明最近几日又不打算攻打吴州,左右有时间,而且这事要办成了,他铁定会变成大燕的红人,皇帝的新宠,所以他只略微思考了一瞬就点头同意了:“ 成,周指挥使,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要小心,陈云州这人奸诈得很,不要中了对方的奸计。”

周勤连忙点头:“是,将军您尽管放心,末将一定摸清楚他们的态度。”

第二天,周勤就带了几个人奔赴祥宁镇。

祥宁镇很小,只有一百多户人家,而且镇子地势平坦,周围没有高山险地做天然的屏障,也不用担心敌人埋伏。

接待周勤的柯九。

柯九带着他在镇上转了一圈,然后表示:“我家大人当初建庆川军也是不得已。当时葛家军兵临庆川城下,我家大人写了好几封信去朝廷,请求支援,但都没有回音,为了护住全城老百姓,也为了保住我家大人自己的性命,我家大人不得已,只能将百姓征召起来,临时组建成了庆川军。”

“但我家大人无意与朝廷为敌,只是对当初朝廷不肯增援庆川有些怨言,加之朝廷派来的那位鲁公公趾高气扬的,说什么我家大人进了京就别想回来了。我家大人担心,故而不敢进京。”

“而且想必周指挥使也知道了我家大人的真实身份。我家大人当初取代陈状元,那也是一时好奇,谁料这个官会越做越大,最后没法收场。我家大人怕去了京城,身份暴露,皇上会要了他的脑袋,所以才会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周勤哪知道还有这么多事,连忙表态:“误会,这里面都是误会,把误会解开就好了。陈大人此等人才,朝廷万般重视,又怎会处罚陈大人呢?这肯定是那太监为了勒索好处,故意胡说八道,恐吓陈大人的,柯大人放心,这事我家大将军一定帮陈大人。”

柯九点头:“那就谢谢贾将军和周指挥使了。我家大人想当面见见贾将军,请他给朝廷带个话,将庆川、桥州、兴远、仪州作为我家大人的封地,我家大人就可退回庆川,以后再也不出庆川。庆川四州府仍是朝廷的属地,每年也可向朝廷缴纳税赋,但四州府事务,皆由我家大人处理。”

周勤明白了,陈云州这是想封异姓王,自成一国,拿这四州做他的封地。

要是陈云州没什么要求,说要投效朝廷,他还担心这里面有诈,但有这种要求就合理多了。毕竟继续打下去,陈云州未必能保住这些地方,看看曾经猖狂不可一世的龚鑫就知道了。

他连忙表态:“还是陈大人深明大义,我家大人一定会尽力促成这事。”

柯九笑道:“如此甚好,既然我们都没意见,那就约个时间吧,事不宜迟,两日后如何?周指挥使若是不放心,可留两个人在这里盯着。”

周勤心里一片火热,急着促成此事立功,连忙说道:“好,那咱们各留两个人监督对方,我这就回去禀告我家将军,尽快敲定此事。”

柯九见他这么积极,迅速让人拿来了一百斤火、药,交给周勤带进去。

当天晚上贾长明听完周勤的禀告,恍然大悟。

是了,陈云州虽然占据了十一州,但兵力并不是特别多,恐怕也担心他们拿下吴州,除了龚鑫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他,所以提前找出路了。

这陈云州倒是狡猾,知道早早给自己谋个好出路。

就是他这属实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异姓王,开国那会儿都没这个先例,多少王侯将相追随太祖打天下也不敢提这个要求,他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也可暂时先糊弄住他,等他让出七州,等他们西北军和楚家军联合平定了江南,几十万大军再直逼庆川,到时候陈云州就会明白,异姓王也不过是他自己的黄粱一梦罢了。

贾长明觉得此事大有可为,欣然同意。

两日后,他带了二十名身手极好的亲信,奔赴祥宁镇赴约。

一个半时辰后,他顺利抵达了祥宁镇。

可能是为了取信于他,陈云州将宴设在了露天的一棵百年老银杏下。

这棵银杏树很高,枝繁叶茂,将灼热的阳光都挡在上方,树荫下很是凉快。而且银杏树四周是苍翠的旷野,一望无际,没什么遮拦,自然也没有埋伏。

陈云州在树下置了一桌两椅,桌上只放了一套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