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没有想到,他在成林跟前的感慨,让成林动了帮助西源孩子圆梦大学的念头。
短期内,成林就落实了每年三千万,资助六千个贫困孩子圆梦大学。
他亲自给西源方面打电话,安排人与成林提供的捐助单位联系,务必做到公正公开,把钱真正用在家里困难的孩子们身上。
对西源每年三四万考上大学的孩子,六千个资助名额,应该能解决掉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入学问题。
小涵和苏琳琳都笑成林,每年的支出金额一扩再扩,快刹不住车了。
成林感慨这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云圣慈善基金还是钱少了,以后他负责继续找钱。
云圣慈善基金那边他不再乱说话,影响苏琳琳和小涵的节奏。
………
十一月六号,东镇大学蒲海校区打下第一根桩。来自于五家建筑央企的上千名施工人员,开始了在蒲海的倒计时施工。
京城教育部门对蒲海校区的招生计划予以放行,剩下的就是东镇省委省政府的事了。
一期占地四千亩,预留两千亩二期的方案出炉。
东镇大学蒲海校区的一期面积,已经比肩目前东镇大学在定阳的三个校区面积。预留的二期计划,更是让东镇大学惊喜,这比学校自己的规划方案更大胆。
在成林看来,东镇两所985与自身的经济发展不匹配,与每年六十万的东镇学子的需求不匹配。
东镇电子科技大学蒲海校区的规划,也正在制定规划。在成林眼里,蒲海小青山片区这一大片滩涂,天生就是留给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扩建的。
将来项目竣工,两个大学七八万学子入驻,将彻底扭转东镇高等教育落后局面。
………
跟刘叔和历程秘书长碰面的时候,成林笑着对刘叔说:
“未来东镇的高等教育历史上,会留下刘叔和常委会各位大佬的大名。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已经为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省里应该继续支持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出去挖人,国内国外一起挖。争取每个院系都有知名专家担任领军人物,彻底改变东镇高等教育中庸的形象。”
历程秘书长看看成林:
“你的野心也太大了,这样秋明省长又得多掏钱了。”
刘叔明白成林的意思。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一个地区科研氛围的养成,对当地科技企业的发展,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有了人才,将来就有机会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从而带动整个东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他笑着对成林说:
“我和历程秘书长、秋明省长等同仁,并不指望留下什么名声,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回头看看现在的决策,如果能对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助力,我们也就欣慰了。
从长远来看,我赞成把两所学校办的更好,既可满足东镇孩子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又能给蒲海乃至东镇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
成林给刘叔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