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近水楼台(2 / 2)

“两个大佬圣明。

如果江元朝和廖增仁执政那会,就能有长远眼光,就能动手两所学校的扩建,今天东镇的教育优势这时候就建立起来了。”

成林的话让历程秘书长和刘叔都沉默了。一个地区的掌舵人,如果只是盯在自己的小圈子利益上,吃亏的是还是当地的民众。

刘叔沉吟一会打破沉默: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能有你辅佐,可能局面都会改变。我跟京城教育部门的人沟通的时候,他们也惊讶,东镇省委省政府啥时候有这等魄力,在高等教育上发力。”

成林摆摆手:

“刘叔在捧杀我。

两个学校扩建,这是底层民众的呼声。东镇本土板块里面,东镇大学和东镇电子科技大学的几个青年学者,六年前就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他们也曾联名给省教育厅写过规划建议书,可惜石沉大海没有回响。

真正的智慧在民间,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我占了近水楼台的便利,能把他们的话传到你们这些有决策权的大佬耳朵里。”

历程秘书长看看成林:

“这个你也知道?”

成林笑着说:

“我这段时间抽空去听了几次东镇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课,跟几个青年教师有过沟通。

对东镇乃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跟他们请教学习,里面有两个是当时学校扩建建议的主笔人。”

历程秘书长看看成林,竖起大拇指:

“你的探索精神确实值得学习。如果每一个官员都有你这个学习劲头,我们肯定能少走许多的弯路。”

成林笑笑说:

“秘书长,京城高层每个月都有理论学习课,邀请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讲课,金帆教授就经常去讲课。

咱们东镇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里面有许多青年才俊,他们的眼光和他们对未来发展的研究,都有前瞻性。

如果可能的话,咱们省委省政府,也可以效仿高层的做法,每个月组织一次理论学习会,让地市的当家人、国企老总、各厅局一把手都参加,拓展一下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的。”

刘叔看看成林:

“张凡师兄说的不错,你是个闲不住又愿意动脑子钻研学问的人。你的建议我完全赞同,对高级干部理论学习的事,省里会尽快展开。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我们有些干部懈怠了。

我们有必要作为一项制度,长久的实行下去。”

成林笑笑说:

“张老师是看着我顺眼而已。

最近高层会议通报里面常常有这么一句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句话的厉害和精妙,确实是我们的各级官员应该参透悟透的。

我们的高层里面真的是卧虎藏龙,对整个大的局势把握精准,我们有幸是这个时代的经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