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桃月呦呦(2 / 2)

匹夫驾到 千笑 29376 字 1个月前

可在我的心里,或者说在我的剧本里,孟修贤以这样的方式去世,才是我最想要的剧情,才是我一直以来的期待。

先做噩梦惊醒,让读者笃定以为是现实,实际不是,只是一个……不能再叫梦了,只是一个似真似假的幻想。

在这个读者认为是现实的幻想里,孟老师一如既往的温柔,尽心尽力安慰萧炀,不惜撕开自己伤口,也要让萧炀好受点,还带来卿伊瑟陆行简没死的消息,聊了很久。

结果……读者会和萧炀一起认识到那是幻想,在那一刻拥有共鸣。

这个反转我个人很喜欢,我从开书就想好了。

孟修贤死在这里,才是我想要的孟修贤。

在这一刻,萧炀的心态会被摧残到极致.

喜欢虐主角,好像是每个有文青情节的写手通病。

起码目前来看,孟修贤的死,是我个人写过最满意的一把刀。

我记得有个读者问了我一个问题,大致意思是,这些角色都是我花了心思塑造的,我把他们刀了我不难受吗?

我怎么会不难受呢……

我因为癸卯事变这个情节,哭了不下十次。

屡屡戴着耳机码字时,听到一些情感张力强的BGM,想到癸卯事变,想到庞钦仙和孟修贤为了保护学生而死,我就情不自禁流泪,我老婆都看到好几次了。

所以庞钦仙和孟修贤的死,我花了比较多的心思和笔墨。

只是读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读者毫无波澜,有些读者很伤心,这都正常。

可能因为我自己本身是老师,所以比较能共情一点。

那段时间我为什么周更?

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想好好捋清交流赛和癸卯事变的一些细节,加上忙,没时间码字。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不想那么快让孟修贤他们死去……

我自己也接受不了……

写到萧炀掀开白布看到孟修贤尸体那里的时候,我都感觉我的心里难受到不想去敲字,像是我在用键盘把孟修贤杀了一样,很窒息。

可是准备周更那时候我没法说啊!

我怎么说?

“读者朋友们,我后面会刀好多人,我舍不得他们,所以改为周更。”

这么说岂不是剧透+刀人+周更,三倍仇恨求喷?

可笑的是,周更那时很多读者说。

“更不了就别更。”

“恶心人是吧?不如直接切了好了。”

我看着是真揪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没法日更早就解释过原因,我周更我还少很多稿费呢,我也想日更啊……

肯定会有读者问孟修贤跟萧炀说的话到底是不是梦,我回答不了,但可以想想,我花那么多笔墨去写那段情节,会是完全没有用,完全虚假的吗?

至于后面的娥姐,荀穆,傅筠禾这些,没有描写死时的情景,就是为了事后显出癸卯事变的凄惨和严重结果,烘托悲凉氛围。

好了第一个强行刀解释完了。

其次,是好多人说剧情生硬。

剧情生硬,就是没有伏笔,没有铺垫呗。

我一个个伏笔慢慢说哈。

第一个,孟坤,这个人从进入学校就是正常人的思维,他只有正在看到夜周仪那一刻才会叛变,所以他不会有任何蛛丝马迹。

书里面不管是公孙纳还是庞钦仙,都不可能觉察到。

书里人物觉察不到,我是有给读者留一点点隐晦的小提示的。

在405章,柳伯清说,跟孟坤在玩谁是卧底。

为什么不是玩你画我猜?玩其他游戏?

这个提示不太明显,我再说个明显的,但是这个不一定所有读者都看过。

在无念者,有一个读者,给我连续刷了几百天不间断的为爱发电,他留言说想要一个孟坤的专属角色,反派。

我为了回馈他的支持,就答应了他。

那是一年零三个月前的事情,从那个时候起,就定下了孟坤是反面人物,而不是我写到交流赛这里了,才把孟坤随便拎出来安个叛徒的身份。

孟坤的叛变,就应该是悄无声息,不可能有任何人知道,包括读者。

我记得这里有个评论是这样的,说闫达作为甲级没能阻止孟坤很降智,打了一大堆字,名字全打错了,打成闰达,哈哈哈哈哈……

孟坤是获奖学生,优等生,而且孟坤当时切元晶的时候没动手,就是故意等到切完之后再行动会更加不惹人注意。

因为切完之后,闫达根本就不会再将注意力放在孟坤身上,只会盯着晶石。

而闫达也不会想到交流赛的优秀学生会是咎的叛徒,加上孟坤当时离夜周仪很近,书中写了,就站在旁边,这才能得手。

如果闫达提前有准备,注意力都在孟坤身上,那孟坤当然做不到,会被制止,问题就是闫达根本就没想过优等生会破坏夜周仪这件事,他盯着晶石,也只是怕学生切多了,或者切歪了而已。

第二个,孟修贤。

关于他的实力,伏笔一共有三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67章,庞钦仙告诉萧炀和陆行简,吕思卿和孟修贤都是天赋不凡的人。

144章,洪庆和萧炀食堂的对话,这个书里也重提了。

这个还不够明显?这就是专门为孟修贤埋的专属伏笔啊!

否则我干嘛让洪庆说“恐怕要圣人才行”“还得是天赋卓绝的圣人”这两句话?

我完全可以让洪庆开头就说:“绝无这种可能。”

直接从设定上砍断堵死不就行了?还花那么多笔墨去讲知行合一,讲个锤子。

467章,吕思卿和孟修贤在看萧炀和陆行简刚刚登顶天贯峰,假斗引宋解雨出来的时候,按理说吕思卿和孟修贤修为相仿,为什么吕思卿没看出来萧陆在假装打,而孟修贤看了出来?

孟修贤的这次开无敌挂,是我苦思冥想,期待了好久的情节,不然那些诗句,我怎么可能现想现编现码出来呢,我甲流痊愈之后就没有存稿了。

好像还有个读者在庞钦仙问彭忆慈“修贤呢”的时候评论了“孟老师不会也是甲级吧”,后面是不是自己删了,我找不到了。

真心不懂孟老师一朝入圣哪里生硬,我理解不了。

可能是我更太慢,只能每天两章,还有段时间周更,导致很多读者忘了前面的剧情。

按道理癸卯事变这样的重要情节,是要爆更的。

可是我前面也解释过了,为什么爆更不了,我还磕了一个,就没人记得是吧……

第三个,陆行简

他出事其实也有个小伏笔。

在239章,就是两人坐在客栈楼顶时。

萧炀望的是星空,而陆行简望的是黑夜。

好像还有读者评论了,说这会不会代表两个人不同的未来?

呐,还是有读者能看出来的。

第四个,卿伊瑟。

这个第四卷开篇马上就要收伏笔了,在这里先不谈,她身上的伏笔太多了。

第五个,庞钦仙。

这个铺垫也多,最近的一个是图书馆那里他站在大厅怀念过往,可以回去看看那些描写,有读者评论说闻到了刀子的气息。

我就差把庞钦仙遗像挂校史馆墙上了。

这角色和洪庆一样,从刚出场就是砧板上的肉。

第六个,顾逸才。

还记得这句话吗?

“别说卖签名,等我回来你把我卖了都行。”

这不是典型的flag吗?平常一找一个准,真看的时候就全忘了。

这类的小伏笔小铺垫真的很多,不胜枚举,我可以保证,每一个都是当时写的时候就这么想的,而不是事后我硬往上面套,看书仔细的读者应该能记得不少。

实不相瞒,甚至还有很多我的小伏笔,小铺垫,至今都没有任何一个读者看出来。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看完534章孟修贤说他对萧炀印象最深的那段对话,再翻回去看前面第12章那里对应剧情的描写,就知道我说刀孟修贤从开书就想好,绝不是空口无凭。

12章那里有一段话我甚至自己还评论了,我说本书名场面,插个眼。

然而534章并没有读者能看出来。

我知道,这可能是我埋伏笔能力不行,我也知道,这可能是我更得太慢,导致读者忘记了前面剧情。

毕竟追更的体验感,跟一次性读完本是完全不同的。

读完本,或者二刷三刷时,也许有些读者就会发现我那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小心思和小设计。

当然,有些我的点要get到,需要一点点点点的门槛……

反正我每次七点更新完满怀期待去看评论时,看到那些小心思小设计没有被发现,没有一个读者意识到,总归是会有点失落的。

失落的时候就真的,连回答读者提问都提不起劲……

这里顺便解答一个问题,就是有很多读者问的关于归源为什么一定要废弃功法,为什么不能留着实力,等到咎攻打南柯的时候,回来帮忙。

第一点,就是监管。

归源不废弃功法,那么九寰局就要一直用人手监管那些归源的除咎师,他们有着完全超乎寻常人的能力,对每个世界都有可能造成严重打击。

不监管?

那心底有邪念的除咎师,都不用修到很高等级,戊级丁级就好,直接归源,不得在桃源做个土皇帝?

第二点,除了要一直浪费人手去监管,归源的除咎师如果不废除功法,还很有可能会被咎盯上,到时都是完美的附身对象,或者一身修为成为咎迅速提升实力的资源。

第三点,要考虑到个人意愿,除咎师归源,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有年龄限制,你得干到一定岁数,像陶莲芝,她做了几十年教导主任,算是对得起除咎师这份职业了。

如今年老了想回去抱孙子,当然应该尊重她的选择,那么不废除功法,她就永远跟南柯还有瓜葛,要断,就要断彻底,安安心心颐养天年,这是她自己的决定。

第四点,有些情况是没办法不废除,像秦汉和沁园春,他们受了重伤,窍穴崩散,不废除功法也用不了元力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五点,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又想归源享受生活,又不想放弃功法,噢,我今天归源,不要修为了,哪天我心血来潮,回来南柯,又能将修为恢复,没这种好事的。

元力修为之于除咎师,不是一把枪之于军人那么简单,说拿走就拿走,说还给你就还给你,那是几十年深厚的积累,放弃了,就是永远变成普通人。

最后,关于很多恶评,什么降智,尬,恶心人之类的辱骂。

我就不在这里一一掰扯了,没必要。

可能很多读者是看了真的很憋屈,我也能理解,就连我自己在码字的过程当中,在写到卿伊瑟当着萧炀面离去的时候,我都不自觉代入萧炀的心理。

那一瞬间,我竟然感觉我好像理解了闵兆当时为什么要背叛全人类。

在自己完全崩溃,绝望,自己的世界彻底崩塌的时候,是真的有可能会萌生报复社会的扭曲心理。

不过那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但那滋味是真的难受。

生活已经这么苦了,干嘛还要看一些让自己难受的东西?

你的书让我看得难受了,我当然会骂你,还会苛刻。

之前的一切印象都会随之改变,之前觉得合理的剧情,现在一想就觉得降智了,之前觉得正常的行为,现在一想就觉得恶心了。

可是,像前面说的,我从没有标榜自己的书是爽文,是搞笑文,它凭什么不能有苦难?

因为人类的天性就是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趋乐避悲,所以才会那么多人看了不舒服。

所以,网文的尽头是爽文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

我不喜欢这个道理。

那就有读者说了,怪不得我的书火不了,活该之类的。

我一直没把写作当成服务业,写了快三百万字,连载期间,我有求过哪怕一次礼物?我有过哪怕一次求读者帮我打榜?

我只求过帮忙多推广推荐,还就那么寥寥几次。

对于礼物,我一直都是劝未成年还在读书的不要刷,成年人有工作的酌情刷,刷了我很感谢,刷多了我感谢的方式就是弄个书里的专属角色。

能火就火,火不了我又不强求,写书能当个副业赚点外快,自己还能从中取乐,很舒服啊。

我干嘛要去追求“他”文学,背离自己的初衷,让自己不开心去写书,写那些我不喜欢的情节呢?

何况就算那样写了,也未必就能火。

解释就到这里。

我说这么多,不是想说服谁,也不是想扭转谁的想法或者观念。

一个人极难去说服另外一个人,让他赞同自己的观点。

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对某件事有了成见之后,就很难再转变想法。

就像书里的普罗大众,对那些无辜的九黎族人一样。

所以上面那么多字我用了很多的“我认为”,都是我的个人观点。

有些读者看到某个桥段觉得匹夫不好了,那么后面看哪哪都是不好,我再怎么解释都是纯多余。

那我还说这么多为什么?

因为我要看段评,我的目的是想和读者正常交流,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跟读者互动玩玩梗,看看有没有错别字之类的,可看这些正常评论的时候,难免会看到那些恶评。

我不是圣人,我境界没那么高,我做不到视若无睹,视而不见,看多了当然心里会不爽。

所以我就是单纯不吐不快,发发牢骚,主要针对那些恶评的读者,跟绝大部分读者都没关系。

一定会有读者说:“你有时间写这么多屁话,不如多码几章正文。”

还有读者说,你有时间搞那些福利周边,不如多码几章正文。

你有时间XXX,不如多写点正文。

我理解想读者急着想要看书的心情,但说上面这种话是很自私的。

写正文有时耗费时间很长,好几个小时才能写一章,读者看就几分钟。

当然,要是写得好了,有几万人甚至更多去看这几分钟。

问题就在于我心里这股气得不到宣泄,一个字的正文都写不出来。

我既然写出来发布出来的情节,自然是我认为合理且对的东西,有读者觉得看了难受了,那就代表我们的观念出现了分歧,这很正常,没必要互相折磨,恶语相向,好聚好散就行了。

我尊重读者评论的权力,但我理解不了什么为了刀而刀,强行刀,硬刀,牵强生硬,降智,恶心之类的话。

《活着》里面苦根怎么死的?

吃豆子撑死的。

多少读者说这是败笔,也说为了刀而刀,可余华老师一样没有改,而且我不认为那是败笔,也一点都不强行。

《将夜》里,宁缺被昊天后面虐成什么样了?虐了多久?连男人都不算了。

当时也好多读者骂,骂的是真难听,我也不觉的有什么问题,只有无脑爽文才看不得主角受一点点委屈。(我没有一丁点拿自己和余华老师还有猫腻比的意思,那些小黑子别来这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很多读者黑的点,不是符不符合逻辑,不是人物怎么死的,而是……这个人不能在这里死。

在无念者的时候我就发现了。

王炳怎么能死在一个大会上呢?他要死也应该死在保卫地球,跟启庚星决战的时候,光荣战死。

陆行简和卿伊瑟怎么能这么早死呢?要死也要晚点死……

先不说他们俩到底死没死,这是什么逻辑?

张飞死的憋不憋屈?岳飞死的憋不憋屈?

多少大英雄,大人物,说死就忽然死了。

非得每个角色都像庞钦仙死的那么正正当当,轰轰烈烈才能接受吗……

还有不少这种根本就不就事论事,直接以想当然的角度来指责剧情的莫名评论,我真理解不了啊……

那样的话,还谈何创作?

全都是公式化的套路,固定的模式,像是工厂里机械化量产出来的流水线产品。

陆行简出事,是为了让萧炀和彭忆慈活。

卿伊瑟出事,是因为妹妹遭到咎的蛊惑加上姐妹关系矛盾积怨已深。

可说到底,究其原因,二人都是被咎所害,我还是不认为他们两个在癸卯事变中的遭遇有任何问题。

我反复看过癸卯事变,我很满意,像伏羲大典一样,我一定是一字不改。

但我满意不代表我不思进取,听不进建议……

我在写的时候,其实能清楚感受到我的不足,所以从无念到匹夫,老读者应该能看到明显进步,我编辑也说比无念提升了很多,我自己都能感觉出来笔力变强了些,一些写作技巧更熟练,思路更清晰。

可这肯定还是不够的,写的同时我也会同时反思,一边写一边改进,大家看书同理,能从书中学到东西就最好不过,我们一起进步。

当然,现在笔力强一些了,这并不妨碍有些读者喜欢无念,不喜欢匹夫,有些读者喜欢匹夫,不喜欢无念,有读者觉得无念刀,有读者觉得匹夫刀,这都正常,这些我都完全理解。

说到这刚好借机说一件事,那就是很多读者猜测匹夫会跟无念者有联动,不看无念者就看不懂匹夫了。

大可不必,因为我理解,不是每个读者会对作者的每本书都喜欢,用读者喜欢的那本书去绑架读者看不喜欢的那本书,是很不公平的。

所以,放心,不用担心联动之后看不懂剧情的问题,我会保证每本书的独立性,哪怕无念者一个字都没看过,也不会影响看匹夫的效果,更加不会看不懂。

只不过……如果看了无念者,看匹夫的观感可能会更佳,这没办法,这是联动会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感觉这点上,我还是很能理解读者们的心情的。

可有时候遇到一种情况,我作为作者是真的理解不了,十分无奈。

就是明明是一些读者自己没有看明白剧情、设定,或者漏看错看,导致认知偏差,结果就怪到作者身上,说作者瞎写,乱写,强行,降智等等。

举个例子,孟老师圣人之姿的时候,起码不下十个读者问,为什么不提前将那一百多个老师转移进涤心屏,我前面明明写得一清二楚,我甚至后面又写了一遍。

不知常的封禁是咎祖所赐神通,孟修贤破不了,但他也不会让咎伤害那些老师。

可是有些读者就是没看到啊,然后就指着我一顿喷。

还有些就直接甩个差评就走了……就走了……

无奈的点在哪里?

在于身为作者你没办法杜绝这种现象,也没办法个个去纠正,去对线,只能受着。

因为写网文,赚的稿费当中就有一部分是让你受这个窝囊的,你得接受一切好的和坏的评论,不管你能不能理解,必须照单全收。

这一段话留给各位提问用,整个前三卷有什么疑惑或者对书中哪里不清楚的,可以在这里问,我看到了都会回复的,但涉及剧透的不能说。

下面说一下福利周边的事。

有想要的朋友,请在这句话评论,内容是对癸卯事变中遇难者的挽辞。(看清楚,就是这句话,不是其它的段落。)

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字数不限,写对那些死去之人的缅怀也行,对某一个人的缅怀也行,写对这次事变的感想也行,写内心的感受,写悼念的话都行,字数不够就发图片。

但是百字令就算了,免得我第四卷那一首有人说我抄袭群众智慧……其实我第四卷那首已经写好了,只是要到第四卷卷末才发。

那怎么决定谁中福利呢?

很简单,七天之后看评论的点赞数嘛,点赞最高的前五名肯定有,然后点赞低的也不用担心,只要情真意切,写的东西能打动人,我看完之后觉得有被触动到的,我也会发福利的。

关于中奖之后怎么兑现的问题,番茄有自带的粉丝群,点我主页就能看到,想要福利周边,参与活动的读者朋友可以申请进群,七天之后我会通知哪些人中了,届时请留意群消息。

如果没什么人评论,那就取消活动,那些周边我自己留着,说实话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我好喜欢那些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讲一下第四卷。

第三卷,桃月呦呦篇结束,第四卷,不夜侯篇。

这一篇就换大地图了,大纲就是这样安排的。

我相信当把前三卷单拿出来,匹夫也算是一部还不错的玄幻异能校园小说吧?

算……吗?应该算吧?

反正我觉得算,嘿嘿,作者对自己的作品都没自信,那还写什么书。(啧啧,瞧瞧我这文人相轻,迷之自信的丑恶嘴脸。)

事实上,前三卷写校园我也写够了,我想写的校园情节,都写完了。

如果不来癸卯事变,继续四年级,五年级,让萧炀和卿伊瑟秀恩爱撒狗粮,让陆行简继续和萧炀斗嘴互损……

说实话读者没看腻我都有点写腻了,这些生活类剧情必须要写得有意思,有梗,好累的……

好啦,就这样啦,匹夫的路还很长,不愿意继续看的朋友,可以中途下车,没有问题的,番茄乃至全网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值得你去挖掘。

愿意继续支持的朋友,我们携手前行,听我慢慢把这个故事讲完。

不用担心匹夫像无念者一样删减情节,匹夫的成绩比无念者好,稿费基本能达到我的最低期望值。

哪怕因为癸卯事变流失读者,数据下降,我也无所谓,像前面说的,我能写出孟修贤,就是让我单机我都愿意。

事实上看看评论区知道,必然已经流失了很多读者,可我一点不后悔写了癸卯事变,甚至我以能写出癸卯事变这一段剧情而感到骄傲。

而那些流失的读者,应该都是看不到这个单章的,不过我无所谓,看不到就看不到,我说了我不是为了挽回什么,而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淤堵,让我能以更加好的心态去创作后面的内容。

那么,继续支持匹夫的读者朋友们,就更加不用担心匹夫烂尾了,说句实话,匹夫的精彩才刚刚开始,之前都是学院学生的小打小闹,哪有什么大场面。

现在学院出了事,就步入下一阶段,十大组织,正牌除咎师,不同年代的平行世界,真实的除咎过程等等,还有更加广阔的舞台在等着萧炀,所以,我会好好把匹夫写完。

不知不觉赘述了这么多……抱歉哈……请假一天,后三卷的细纲还乱遭遭的呢,再给大家磕一个吧。